拟古(其三)

鸿鹄只两翼,千里戾天飞。

菉竹闻殷雷,出地如发机。

既云有伦脊,上下互相依。

不有卿相贵,万姓食不肥。

居上无令德,子孙百世非。

叶繁驱车止,孤树宿鸟稀。

高明皦如日,昧爽东方晞。

光落崦嵫间,无能续朝晖。

汪汪大海水,百川胥与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以鸿鹄和菉竹为喻,探讨了权力、道德与自然法则之间的关系。鸿鹄凭借双翼,能够远飞千里,象征着权力或地位的高远;菉竹虽小,却能坚韧挺拔,比喻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力量与韧性。

“既云有伦脊,上下互相依”,描述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依存,强调了领导者应具备高尚品德的重要性。若居高位者无德,将导致子孙后代的不幸,寓意领导者的道德品质对社会长远影响深远。

“叶繁驱车止,孤树宿鸟稀”,通过对比繁茂的树木与孤独的树木,反映了社会中群体与个体的不同境遇。繁茂的树木象征着繁荣的社会,而孤独的树木则可能代表被边缘化的个体,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公平与和谐。

“高明皦如日,昧爽东方晞”,将权力与道德比作明亮的日光,强调了它们对于社会秩序与光明的重要性。同时,“昧爽东方晞”也暗示了新一天的开始,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光落崦嵫间,无能续朝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衰败,提醒人们珍惜时光,把握当下。崦嵫是古代传说中的日落之地,此处用以象征时间的尽头,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不可逆性。

“汪汪大海水,百川胥与归”,以大海汇集百川的形象,象征着社会资源的汇聚与整合,强调了团结与合作的力量。大海最终容纳一切,寓意社会应当包容多样,共同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形象与现象,深刻探讨了权力、道德、社会秩序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时间、资源与希望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与自然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收录诗词(103)

梁朝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喜欢佛学,著有佛学书《辅法录》。隆武二年,授翰林院检讨,复迁国子监司业。清兵攻陷广州,跳水殉国,被救起,送往清兵处。清兵头目令其剃发,不从被杀,永历朝追赠礼部尚书,谥文贞。著作有《日记录》、《辅法录》、《喻园录》等

  • 籍贯:广东番禹
  • 生卒年:1620-1646

相关古诗词

拟古(其四)

我昔蹈南溟,顺风趋远岛。

天阔海色青,月明如日杲。

海上见大鱼,颅可百人抱。

归来十馀年,时时向人道。

因叹世上人,几多牖下老。

家贫身未贵,出门苦不早。

闻人谈名山,亦云诛茅好。

庭下弄小孙,天阴收爨草。

保得六十岁,亲戚歌天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赠张平符督学晋三楚观察使

附罗砥南极,高可近青天。

牂牁万里流,疾走汇百川。

昔有宋南和,芳业芬花田。

夫子踵前武,文藻春华鲜。

敦行自皇古,丰肌蓬瀛仙。

湛识罔不达,汤汤浚审渊。

经术焫六虚,治法绝党偏。

减登如可还,繄曰能比肩。

文章信含誉,紫府分衡铨。海澨?鲻品,获游清泠泉。

沐浴此萧艾,遂欲口兰荃。

感恩与知己,逖哉三生缘。

搴衣秋江浒,临岐剧潸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黄岩谒空老人效寒山子体(其一)

红泉出竹间,苍崖县古树。

中有郁金仙,一室万法聚。

临济有三玄,仰山无四句。

昔世修何因,今朝刚得遇。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黄岩谒空老人效寒山子体(其二)

匡庐万仞高,松声千里涛。

竹影空中啸,危楼云半帱。

消沮终入室,契阔莫相遭。

明明知是湩,绝哺又长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