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十咏为过郎中太仆作(其七)南村书堆

南村书屋书满车,南村书声声满家。

读书不作村学究,身为郎官印如斗。

如今秪合称书乡,不独书堆人姓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读书生活画卷。首句“南村书屋书满车”,以“书满车”形象地展现了书屋藏书之丰富,暗示了南村浓厚的书香氛围。接着,“南村书声声满家”一句,通过“书声满家”,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仿佛整个村庄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

“读书不作村学究”,诗人强调了读书的目的和态度,不拘泥于死板的学问,而是追求真正的理解和应用。接下来,“身为郎官印如斗”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读书人不仅在精神上富足,而且在社会地位上也有所成就,如同官印般显赫。

最后,“如今秪合称书乡,不独书堆人姓张”两句,总结了主题,指出南村已经因丰富的书籍和浓厚的读书风气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书乡”,不仅仅是书堆的地方,更是人才辈出的象征,不再局限于某个人的名字或姓氏。

整体而言,这首诗赞美了南村的读书风尚,以及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提升社会地位的美好愿景,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教育和文化的高度重视。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平湖十咏为过郎中太仆作(其八)北原牧唱

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

儿家在原牛在坂,歌声渐低人更远。

山苍茫,水清浅。

形式: 古风

平湖十咏为过郎中太仆作(其九)霍氏行祠

霍将军,谁遣汝,庙食吴山下。

扬灵旗,耀灵马,神游四方适余野。

霍将军,武且神,驱逐厉鬼鞭风云。

生能安邦死能福,吾民壮哉将军死犹存。

形式: 古风

平湖十咏为过郎中太仆作(其十)鲁公古墓

荒荒高原,郁郁古墓,谁其葬之侯姓鲁。

君看佩铜章,系青组,有酒谁浇墓傍土。

彼独何人,民亦何心,嗟哉鲁侯名至今。

形式: 古风

山水图为曰会中书题送体斋先生

洪都山高章水深,五湖为带江为襟。

临江郡城瞰空碧,上有玉笥凌千寻。

下有渝川一道清彻底,雕甍画栋光沉沉。

谁其居之傅岩后,天遣山川毓灵秀。

四山幽鸟啼深春,万点浓花乱晴昼。

吾尝挹群芳,披众皱,蹑云根,觇天窦。

书声出谷秋籁鸣,璧彩穿林夜光漏。

樵童牧竖不敢溷迹乎其间,独有仙风折长袖。

仙乎仙乎飞绝尘,一住京华三十春。

蓬山弱水岂不乐,望里乡关天外身。

鸾书驿骑随车轮,倏忽三尺如有神。

谪仙梦寐本为幻,季卿图画元非真。

何如锦袍金带佩双玉,解使中原识凤麟。

君家兄弟如两谢,犹有惠连居凤舍。

天涯去住各关情,虽涉江山不相借。

借君彩笔赋君诗,仙乎早和凌云词。

琼林玉树远在万里外,谁道弟寒兄不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