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梵大师真赞

穆然而肃,毗尼藏也。熙然而温,同尘相也。

默然而说,法中龙象也。知文知武,染衣将相也。

渊然而深,饱儒术也。悠然而思,入诗律也。

钵囊如空,不受实也。室中生光,无长物也。

十有七年,为法城堑也。五十八夏,圭璋无玷也。

斩然而秀,出火宅也。漻然而化,薪火息也。

子孙绳绳,奉承丹青。眸子睟明,吾观其役物之智。

袖手微笑,人挹其临财之清。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对宝梵大师的赞美之作,以典雅的语言描绘了大师的内在品质和外在风范。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展现出大师的智慧、德行和修行成就。

"穆然而肃,毗尼藏也",形容大师庄重而深沉,如同佛教戒律的宝藏;

"熙然而温,同尘相也",赞美大师平易近人,与世人和谐相处;

"默然而说,法中龙象也",比喻大师智慧深邃,如同佛法中的杰出人物;

"知文知武,染衣将相也",称赞大师既有文采又有武略,如文武双全的官员;

"渊然而深,饱儒术也",形容大师学识渊博,如同饱读诗书的学者;

"悠然而思,入诗律也",体现大师思考深远,诗歌造诣高超;

"钵囊如空,不受实也",象征大师心如止水,不被世俗所累;

"室中生光,无长物也",赞扬大师生活简朴,清贫自守;

"十有七年,为法城堑也",强调大师长时间的修行,如同坚固的法城;

"五十八夏,圭璋无玷也",赞美大师修行生涯纯洁无瑕;

"斩然而秀,出火宅也",比喻大师超脱世俗,如同从生死苦海中脱颖而出;

"漻然而化,薪火息也",表达大师智慧如水,熄灭烦恼;

"子孙绳绳,奉承丹青",描述后人敬仰,传承大师的精神;

"眸子睟明,吾观其役物之智",赞赏大师洞察事物的智慧;

"袖手微笑,人挹其临财之清",最后以大师淡泊名利,笑对财富的形象作结。

整首诗以赞美和敬仰之情,展现了宝梵大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佛学修为。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岩下放言五首(其二)池亭

水嬉者游鱼,林乐者啼鸟。

志士仁人观其大,薪翁笱妇利其小。

有美一人,独燕居万物之表。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岩下放言五首(其五)灵椿台

苍苔古木,相依涧壑之滨。

黄葛女萝,自致风云之上。

人就阴而息迹,鸟投暮而来归。

水影林光,常相助发。溪声斧响,直下称提。

形式: 古风

岩下放言五首(其一)钓台

林居野处,而贯万事。花落鸟啼,而成四时。

物有才德,水为官师。

空明湛群木之影,搏击下诸峰之巇。

游鱼静而知机,君子乐而忘归。

形式: 古风

岩下放言五首(其三)冠鳌台

石生涯于寒藤,藤耇造于崖树。

鳌插翼而成鹏,隘六合而未翥。

我来兮自东,攀桂枝兮容与。

倚嵌岩兮顾同来,谓公等其皆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