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鸥池水拍天平,相对琼楼入太清。
试问歌台生草处,当时曾许外人行。
这首明代诗人徐渭的《夏相国白鸥园(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首句“白鸥池水拍天平”,通过“白鸥”和“池水”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仿佛水天一色,如同水平如镜。接着,“相对琼楼入太清”一句,将白鸥与琼楼(可能指华丽的建筑)相映成趣,暗示着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它们融入了天空的清虚之境。
后两句“试问歌台生草处,当时曾许外人行”,诗人以疑问的方式引出历史的沉思。他询问那曾经歌舞升平的地方,如今是否还允许外人涉足?这既是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也暗含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白鸥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以及对人世浮沉的深沉思考。
不详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词客登临信笔裁,每于花谢笑花开。
请观世上看花者,曾见花开不谢来。
送别阊门日已西,自将光景比乌栖。
平生不解依枝宿,今日翻成绕树啼。
闻道名园盛牡丹,豪家欢赏到春残。
自怜亦具看花眼,种菜浇畦不得看。
少年曾负请缨雄,转眼青袍万事空。
今日独馀霜鬓在,一肩舆坐度居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