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硖石避雨古庙

漠漠春云起岩谷,白云飞空乱如镞。

牧儿狂走过桥西,远墅微茫数家屋。

浪高雪阵风忽颠,移舟小泊古庙前。

坐待天回日西照,江流不尽山苍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锳的《舟次硖石避雨古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避雨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云雾缭绕的山间景象,以及牧童在雨中匆忙行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生机的氛围。

首句“漠漠春云起岩谷”,开篇即以“漠漠”二字形容春云的广阔与轻柔,仿佛是大自然的轻纱覆盖了山间谷地,为全诗定下了柔和的基调。接着,“白云飞空乱如镞”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飘散的白云比作乱飞的箭簇,形象地表现了云朵在空中自由飘荡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天气的变幻莫测。

“牧儿狂走过桥西”描绘了一个活泼的牧童形象,他不顾风雨,快速穿过小桥,展现出儿童的天真无邪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远墅微茫数家屋”则通过远处隐约可见的村落,勾勒出一幅宁静而遥远的乡村画卷,与前面的动态画面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浪高雪阵风忽颠,移舟小泊古庙前”两句,直接描绘了避雨的场景。大浪翻滚,雪花般的雨点密集落下,风势突然加剧,船只能暂时停靠在古庙前避雨。这一段描述不仅展现了恶劣的天气状况,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最后,“坐待天回日西照,江流不尽山苍然”表达了诗人等待雨停、天色转晴的耐心与期待。随着太阳逐渐西下,江水依旧流淌,山色苍翠,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持久的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7)

吴锳(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锳字子彦。官耒阳知州

  • 籍贯:宛陵

相关古诗词

武夷山

武夷山水东南绝,行人往来慕高节。

千言万语写不尽,举头一览群峰列。

苍松怪石势欲奔,峭壁雄崖怒相颉。

中藏万古心,就隐三寸舌。

神仙事渺茫,俯仰愧中辍。

静观物理总纷纭,只好投簪共樵说。

朝从鹿豕游,夜伴溪云歇。

芒鞋竹杖任徘徊,长啸高吟恣怡悦。

饥餐古桧精,渴饮幽泉洁。

我来武夷山,老景成饕餮。

烦师借问九曲溪,终南捷径何优劣。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径山寺

迢迢双径跻层峰,层峰高削青芙蓉。

岚光掩映翠欲滴,夜半见日扶桑红。

梵宫去天不盈尺,楼阁峥嵘炫金碧。

天香清彻旃檀林,井泉寒锁蛟龙宅。

烟霞欲曙撞华钟,数千食指如云从。

尘埃不到清净界,谁能面壁参真空。

我来游观春已老,绿阴静书留芳草。

盘桓绝顶俯人间,超然便觉乾坤小。

开襟久坐松竹阴,不知山外斜阳沉。

西窗夜宿梦魂冷,白云流水皆知音。

山僧杯酒勤留客,白饭香芹荐芳席。

明朝兴尽下山去,回首青山两相忆。

形式: 古风

遂昌八景(其一)东阆晓云

阆峰崛起苍玉屏,晓气触石天冥冥。

白衣挂树山色湿,宛如流水含春冰。

暾光穿林鹤初醒,薄云浮空结虚暝。

老仙醉卧石屋深,起来但觉衣裳冷。

形式: 古风

遂昌八景(其二)清华秋月

飞阁峨峨瞰空碧,清气逼人风露寂。

望舒驾月行青冥,满地金波悄无迹。

天色如水空尘埃,寒光透室秋徘徊。

嫦娥对镜作队舞,青鸾飞上琼瑶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