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裴集阳伯明二贤各垂赠二十韵今以一章用酬两作

知音如琼枝,天生为予有。

攀折若无阶,何殊天上柳。

裴生清通嗣,阳子盛德后。

诗名比元长,赋体凌延寿。

珠生骊龙颔,或生灵蛇口。

何似双琼章,英英曜吾手。

白日不可污,清源肯容垢。

持此山上心,待君忘情友。

且伴丘壑赏,未随名宦诱。

坐石代琼茵,制荷捐艾绶。

清宵集我寺,烹茗开禅牖。

发论教可垂,正文言不朽。

白云供诗用,清吹生座右。

不嫌逸令醉,莫试仙壶酒。

皎皎寻阳隐,千年可为偶。

一从汉道平,世事无纷糺。

星文齐七政,天轴明二斗。

召士扬弓旌,知君在林薮。

莫学颍阳子,请师高山叟。

出处藩我君,还来会厓阜。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知己如同珍贵的玉枝,仿佛天生就是我的拥有。
如果没有途径去接近,这与天上的柳树有何不同。
裴先生清廉通达,继承了高尚品德的阳子之后。
你的诗名可比元长,赋的风格超越了延寿。
珍珠生于黑龙颔下,或出自灵蛇之口。
怎比得上你那双杰出的诗篇,在我手中闪耀生辉。
白日不容玷污,清泉怎会容忍污垢。
我怀揣山中纯净之心,期待与你不拘小节的友谊。
暂且享受山水之乐,不被功名利禄诱惑。
以石为席代替美玉,用荷叶代替官服的绶带。
夜晚相聚于我的寺庙,煮茶开启禅意之窗。
你的言论值得传颂,正直的文章永垂不朽。
白云供你吟诗之用,清风自座旁生起。
不嫌弃淡酒带来的微醺,切莫贪杯尝试仙壶中的酒。
明亮如寻阳的隐士,千年难遇的佳偶。
自从汉朝天下太平,世间之事不再纷扰。
星辰排列有序,象征着国家治理有方。
招贤纳士,高举旗帜,我知道你在山林之中。
别学那颖阳的隐者,还是请教那高山的老者吧。
无论出仕还是归隐,都辅佐着君王,最终我们还会在山峰重逢。

注释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朋友。
琼枝:珍贵美好的树枝,比喻珍贵的知己。
予有:属于我。
攀折:比喻结交、亲近。
无阶:没有途径或机会。
天上柳:难以触及的事物。
裴生:指某位清廉通达的人,可能是虚构或特指。
阳子:品德高尚的人,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贤人。
元长:可能指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这里用来比较诗名。
延寿:可能指擅长作赋的文学家,用以形容赋的高超。
珠生骊龙颔:珍贵之物产自危险之地,骊龙颔下有珠是古代传说。
灵蛇口:同样比喻珍贵难得。
琼章:美好的文章或诗篇。
英英:光彩照人的样子。
曜吾手:在我手中闪耀。
白日:光明正大。
清源:清澈的源泉,比喻纯洁的心灵。
山上心:山中人清静无为的心态。
忘情友:不拘泥于世俗情感的朋友。
丘壑赏:欣赏自然山水的乐趣。
名宦诱:功名利禄的诱惑。
坐石:以石为席。
琼茵:美玉般的草地。
制荷:用荷叶制作衣物或代指简朴生活。
艾绶:官员的佩带,这里指官位。
烹茗:煮茶。
禅牖:禅意的窗户,比喻心灵的窗户。
发论:发表言论。
教可垂:值得流传的教导。
正文:正直的言论。
白云:自然界的美景,也象征着超脱和灵感。
清吹:清新的风。
逸令醉:因闲适而微醺。
仙壶酒:传说中的美酒,可能喻指过度的享乐。
皎皎:明亮的样子。
寻阳隐:隐居在寻阳的高洁之士。
汉道平:汉朝时期的政治清明。
纷糺:纷乱纠葛。
七政:古代天文术语,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天轴:天北极,象征国家的中心。
弓旌:招贤的旗帜。
林薮:山林,比喻隐居之地。
颍阳子:指隐居的高士,可能特指某位历史人物。
高山叟:居住在高山的老人,象征智慧的导师。
出处:出仕或归隐。
藩:辅佐。
厓阜:山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名为《荅裴集阳伯明二贤各垂赠二十韵今以一章用酬两作》。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赞美之词。

“知音如琼枝,天生为予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己的珍视和感激,这种缘分是天然生成,不需刻意求索。

“裴生清通嗣,阳子盛德后。”这里赞美友人的高尚品德,如同古代圣贤裴度、阳子顺之流,传承着正统的道德。

“诗名比元长,赋体凌延寿。”诗人自信自己的诗歌声名可以与古代伟大的诗人元好问、赋体可以超过晋代的文学家延陵王。而后文中提到的珠生骊龙颔、或生灵蛇口,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界中的感受和创作状态。

“何似双琼章,英英曜吾手。”这里诗人以双琼比喻自己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骄傲之情。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友谊和文学创作的高度评价。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篇表达诗人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佳作。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荅黎士曹黎生前适越后之楚

楚木纷如麻,高松自孤直。

愿得苦寒枝,与君比颜色。

故乡眇天末,羁旅沧江隅。

委质在忠信,苦心无变渝。

何繇表名义,赠君金辘轳。

何以美知才,投我悬黎珠。

遽为千里别,南风思越绝。

爱君随海鸥,倚棹宿沙月。

不栖恶木上,肯蹈巴蛇穴。

一上萧然峰,拟踪幽人辙。

晨兴独西望,郢水期溯沿。

夜到洞庭月,秋经云梦天。

黎生知吾道,此地不潸然。

欲寄楚人住,学拿渔子船。

奈何北风至,搅我窗中弦。

游子动归思,江蓠亦绵绵。

箧中封禅书,欲献无由缘。

岂乏晨风翼,翻飞到日边。

形式: 古风

览史

黄绮皆皓发,秦时隐商山。

嘉谋匡帝道,高步游天关。

不爱圭组绁,却思林壑还。

放歌长松下,日与孤云闲。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诮士和别

今日同,明日隔,何事悠悠久为客。

君怜溪上去来云,我羡磷磷水中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贻李汤

茅氏常论七真记,壶公爱说三山事。

宁知梅福在人间,独为苍生作仙吏。

日服丹砂骨自清,肤如冰雪心更明。

山中玉笋是仙药,袖里素书题养生。

愿随黄鹤一轻举,仰望青霄独延伫。

平生好骏君已知,何必山阴访王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