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昌所作的《颂古五十七首》中的第六首。它以独特的禅宗语言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首句“是两头语,未出泥水”暗示了言语和思想在世俗与超脱之间徘徊,尚未完全脱离尘世的束缚。接下来的“非两头语,依前自死”则揭示出只有超越对立,才能真正解脱,否则依然会被旧有的观念所困。
“振锡卓然,白日青天”象征着僧人持锡杖坚定前行,追求真理,如同白日当空,光明磊落。最后两句“风力还他败坏时,漫天大网生光辉”,风力象征世间变迁,败坏指的是世俗的困扰,而“漫天大网”则比喻束缚人心的重重障碍。诗人借此表达,在困境中,只有通过强大的内心力量,才能挣脱束缚,让智慧的光芒照亮黑暗。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禅意,体现了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