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旋摘冰英带雪餐,清归齿颊不知寒。
屈平若解知风味,未必专心嗜菊兰。
这首元代诗人冯子振的《梅花百咏(其十九)咀梅》,以梅花为题,巧妙地将梅花与屈原的嗜好进行对比,展现出诗人对梅花独特风味的赞赏。
“旋摘冰英带雪餐”,描绘了采摘新鲜梅花的情景,仿佛能感受到那冰清玉洁的花瓣上还带着雪花的凉意,诗人亲自品尝这自然的馈赠,不畏寒冷,展现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清归齿颊不知寒”,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清新之味,即使在口中留下的是清新的感觉,也完全忽略了外界的寒冷,突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
“屈平若解知风味,未必专心嗜菊兰。”这里借用了屈原的故事,表达了如果屈原了解了梅花的风味,或许他不会仅仅专注于菊花和兰花,而是会被梅花的风味所吸引。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不仅赞美了梅花的风味,也暗示了梅花在文学艺术中的独特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巧妙联想,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不详
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自号瀛洲洲客、,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新陶瓦缶胜璚壶,分得春风玉一株。
最爱寒窗閒读处,夜深灯影雪模糊。
琼林浮翠淡朦膧,遥望珠光隐见中。
一夜东风吹不散,晓看浑似碧纱笼。
标格清高迥不群,自开自落傍无邻。
天寒岁晏冰霜里,青眼相看有几人。
新斸孤根手自栽,和锄和雨破苍苔。
寒窗岁晚多清事,只欠幽芳带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