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二首(其一)

我生诗酒弄林泉,紫诏三呼出洞天。

高视尘寰但蚊睫,冷看时辈耸鸢肩。

山间已袖婴鳞手,物外今还钓月船。

若使儿曹知此乐,人人同得地行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我一生喜好在山林中饮酒作诗,紫禁城的圣旨三次召唤我出世
我高高俯瞰凡尘世界,只如蚊睫般微小,对同辈的浮躁不屑一顾
在山中我已经准备好如婴儿般纯真的心境,现在又回归自然,以月为舟
如果能让孩子们理解这种乐趣,每个人都能成为人间的神仙

注释

我:第一人称,指诗人自己。
诗酒:饮酒作诗,表达闲适生活。
紫诏:皇帝的命令或圣旨。
洞天:仙境,这里指皇宫。
高视:高傲地看。
尘寰:尘世,人间。
蚊睫:比喻极小的事物。
耸鸢肩:形容人急躁不安,像鸟展翅一样耸动肩膀。
婴鳞手:形容婴儿般的纯洁无暇的心灵。
物外:超脱世俗之外。
钓月船:以月亮为舟,象征超脱尘世。
儿曹:孩子们,年轻人。
此乐:这种乐趣。
地行仙:人间的神仙,指超脱世俗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肃的作品,名为《偶成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我生诗酒弄林泉" 一句,用“诗酒”指代文学创作和饮宴娱乐,展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紫诏三呼出洞天" 则透露出一位隐士或仙人的身份,他不受世俗羁绊,以“紫诏”比喻超凡脱俗之境。

"高视尘寰但蚊睫,冷看时辈耸鸢肩" 这两句诗人以高远的目光审视尘世,视世间繁华如同蚊子一般微小,同时对当代的人物事件持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山间已袖婴鳞手,物外今还钓月船" 两句描绘诗人在山间生活的画面,婴鳞手象征着与自然和谐相处,而“钓月船”则表现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最后,“若使儿曹知此乐,人人同得地行仙” 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他人也能理解并享受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境界,让每个人都能够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在飞翔。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成三首(其三)

万里归来卧白云,蚍蜉撼树政纷纷。

大儿文举知何在,巨擘于陵亦谩云。

空洞能容数百辈,蒙胧如见二三分。

小槽谁有真珠滴,径觅吾徒作半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偶成三首(其二)

梦破南窗袅水沉,卧看素壁挂瑶琴。

丝丝细雨晚烟合,阁阁鸣蛙蔓草深。

但得瓮边眠吏部,不妨跨下辱淮阴。

何时楼上登晴景,一醉聊舒万里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偶成三首(其一)

苍苔白石两清幽,缥缈虹桥跨碧流。

日过窗间腾野马,雨馀墙角篆蜗牛。

饥寒不作妻孥念,笑语那知天地秋。

一炷水沉参鼻观,扫空六凿自天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偶题

才薄难趋供奉班,归来作意水云闲。

谪官谩说九年计,客枕曾无一夕安。

渭水不应藏钓艇,淮阴便合起登坛。

唤回胜景凭夫子,使我甘归苜蓿盘。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