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石门

离家才百里,未觉客行恶。

五两逐翻风,催来石门郭。

人家背山住,烟火出林薄。

深竹乱禽声,斜阳澹村落。

嗟哉荒戍后,鸡犬皆萧索。

民俗颇自敦,穷秋念偕作。

因依桑树下,时见收败箨。

移棹去孤城,烟波渺难托。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唐际虞的《舟过石门》描绘了诗人舟行经过石门时所见的景象和感受。首句“离家才百里,未觉客行恶”表达了诗人离家不远,旅途疲惫尚未明显显现。接下来,“五两逐翻风,催来石门郭”通过描述船只在风中摇曳,暗示了行程的动态和石门城镇的临近。

“人家背山住,烟火出林薄”描绘了山村人家依山而建,炊烟袅袅升起,透出宁静与田园生活气息。诗人进一步通过“深竹乱禽声,斜阳澹村落”展现了傍晚时分,竹林深处鸟鸣声杂,夕阳映照下的村庄显得恬淡而静谧。

然而,随着“嗟哉荒戍后,鸡犬皆萧索”,诗人的情感转向对荒废戍楼的感叹,以及对乡村衰落的寂寥之感。尽管“民俗颇自敦,穷秋念偕作”,人们依然保持着淳朴的民风,但秋天的凄凉景象让诗人不禁思念家乡。

最后两句“因依桑树下,时见收败箨”描绘了诗人停船于桑树下,目睹村民正在收集枯黄的竹叶,这幅画面既反映了农事活动,也寓含着诗人对归乡的渴望。“移棹去孤城,烟波渺难托”则以孤城和浩渺烟波象征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故乡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山水田园的宁静,又有荒戍后的萧瑟,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收录诗词(6)

唐际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怀(其一)

元驹守一垤,黄鹄游四方。

寓形大块间,何者为我长。

杯酒儿女欢,不浇壮士肠。

嗟哉羁旅客,鹣鹣思故乡。

摩挲三尺铁,生死无相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书怀(其二)

大风摇坤轴,倚剑登层台。

瀰迤八荒外,漫漫见蒿莱。

丘墟叠隐蔽,虎豹相嗥豗。

颓景薄西海,逝哉不复回。

愿为黄鹄举,长歌归去来。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送程鹤舲赴闽

一笑匆匆竟束装,飘然闽海控飞航。

水从螺女江边静,月到龙王社里凉。

榕叶黑连秋夜雨,橘林黄带晓天霜。

衣间浣尽缁尘色,何似低迷在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病中柬钱心垞

兀坐自沈思,閒窗展卷迟。

人无离病日,天有放晴时。

孤负三秋节,空成一首诗。

还持寄吟席,此味想同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