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山杂咏

空翠沾衣定几层,好山已是十年登。

嶙峋一片天边石,看尽人间几废兴。

苔壁斜临石径回,万峰俱为一亭开。

春风曾记留佳客,野草香浓如酒杯。

乐事春来未尽删,石门攀尽到松关。

最高亭上闲凝望,一段云归不碍山。

落尽残花春未归,探幽偏喜上崔嵬。

闲云一片穿岩出,吹到峰头作雨飞。

峭石疏林气泬寥,山空时见白云飘。

他时我欲移家住,还种孤松挂酒瓢。

乱草荒垣古祭坛,双松高倚翠微寒。

灵根不与风霜尽,多少行人立马看。

著屐寻秋不欲还,齐山处处得奇观。

涵秋欲问题名处,一片荒榛断础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齐山的多次探访与深刻感受。首联“空翠沾衣定几层,好山已是十年登”以“空翠”形容山色之深邃,以“沾衣”表现登山之艰辛,同时暗示了诗人对齐山的深厚情感,已非一日之功。颔联“嶙峋一片天边石,看尽人间几废兴”通过描述一块突出的岩石,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更迭,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颈联“苔壁斜临石径回,万峰俱为一亭开”描绘了苔藓覆盖的石壁与曲折的山路,以及四周群峰环绕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诗人在这里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尾联“乐事春来未尽删,石门攀尽到松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与不舍,以及对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最后一联“乱草荒垣古祭坛,双松高倚翠微寒”则以古迹的荒凉反衬出自然界的生机,双松高耸,虽处寒冷之中却依然坚韧,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

夏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集杏花村登钵顶山以僧舍题额清凉别境四字分韵得境字

秋浦长似秋,此语意以永。

湖光况秋清,四山开幽境。

好友欣相从,挈榼步移影。

指顾为扶筇,攀跻登绝顶。

游情载咏歌,枫林红似杏。

形式: 古风

题一草亭示吴复古楼山先生之孙也

家亡国破几欷歔,剩得孤亭是旧居。

四海交游供下榻,五更风雨读遗书。

月高每动江山恨,日落空余古木疏。

我欲扶筇一相访,不堪回首问当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过蒋漫岑宅

花下开三径,羊求旧结盟。

园林一何旷,风景有余清。

太息斯人去,惟闻野鸟声。

那堪回首处,满地碧云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访友人不遇

一水抱孤岑,到来清我心。

渔竿挂高树,樵斧响空林。

山月斗然上,伊人不可寻。

只教幽径曲,坐听涌泉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