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赤壁怀古

茅庐诸葛亲曾住。早赚出抱膝梁父。笑谈间汉鼎三分,不记得南阳耕雨。叹西风卷尽豪华,往事大江东去。彻如今话说渔樵,算也是英雄了处。

形式: 词牌: 鹦鹉曲

翻译

诸葛亮曾亲自以草屋为家,抱膝长吟,从容潇洒,可惜早早被刘备骗出山来经营天下。他谈笑间轻而易举地奠定了三分汉室的格局,却忘了南阳在雨中耕作的旧日生涯。那西风卷尽了历史的风流繁华,往事随着大江滚滚东去,怎不叫人感叹嗟呀!一直到现在,渔夫樵子还谈起诸葛亮在赤壁大战中的传说和佳话,大概也算是英雄的一种结局吧!

注释

赤壁:在今湖北蒲圻县长江南岸,三国时孙权、刘备合兵在此大破曹操的军队。
赚出:骗了出来。
抱膝梁父:指隐居的诸葛亮。
抱膝:手抱住膝盖,安闲的样子。
梁父:本指《梁父吟》,相传为诸葛亮所作,这里代指诸葛亮。
汉鼎三分:将汉帝国一分为三。
鼎,旧时视作国家的重器,比喻政权。
南阳:汉代郡名,包括今湖北襄樊及河南南阳一带。
诸葛亮早年曾在南阳隐居耕作。
彻:直到。

鉴赏

这首元代冯子振的《鹦鹉曲·赤壁怀古》以诸葛亮的茅庐为引,描绘了一幅历史人物在风云变幻中的智者形象。"茅庐诸葛亲曾住"开篇,点明了诸葛亮隐居隆中,后来辅佐刘备建立蜀汉的历史背景。"早赚出抱膝梁父"暗示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使他得以施展抱负,"抱膝梁父"出自《史记》,形容诸葛亮的谦逊与深思熟虑。

"笑谈间汉鼎三分"描绘了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运筹帷幄,轻松应对复杂局势,最终三分天下。然而,诗人并未忘记诸葛亮曾经的农耕生活,"不记得南阳耕雨"表达了对诸葛亮平凡出身的敬意。

"叹西风卷尽豪华"借西风象征历史的流转,豪华的事物终将逝去,"往事大江东去"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最后,诗人感慨现在的人们谈论的只是渔樵闲话,而诸葛亮的英雄事迹已成为过去,"算也是英雄了处"表达了对这位伟大历史人物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咏史抒怀,赞扬了诸葛亮的智勇和淡泊,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32)

冯子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自号瀛洲洲客、,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 字:海粟
  • 籍贯:怪怪道
  • 生卒年:1298

相关古诗词

鹦鹉曲.陆羽风流

儿啼漂向波心住。舍得陆羽唤谁父。

杜司空席上从容,点出茶瓯花雨。

散蓬莱两腋清风,未便玉川仙去。

待中泠一滴分时,看满注黄金鼎处。

形式: 词牌: 鹦鹉曲

鹦鹉曲.庞隐图

团栾话里禅龛住。灵昭女对老庞父。

利名心不挂丝毫,更肯沾风粘雨。

叹黄金散尽还家,逝水看流年去。

只寻常卖簟篱休,这眷属今无讨处。

形式: 词牌: 鹦鹉曲

鹦鹉曲.拔宅冲生图

淮南仙客蓬莱住。发漆黑变雪髯父。

八公山九转丹成,洗尽腥风咸雨。

想云霄犬吠鸡鸣,拔宅向青霄去。

劝长安热客回头,镜影到流年老处。

形式: 词牌: 鹦鹉曲

鹦鹉曲.松林

山围行殿周遭住。万里看牧羊父。

听神榆树北车声,满载松林寒雨。

应昌南旧日长城,带取上京愁去。

又秋风落雁归鸿,怎说到无言语处。

形式: 词牌: 鹦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