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二)

秦亡汉嗣统,报韩愿已酬。

明哲善保身,留侯不可留。

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游。

鸟尽良弓藏,淮阴羞不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咏史(其二)》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人性抉择的深刻洞察。

首句“秦亡汉嗣统,报韩愿已酬”,开篇即以秦汉更替的历史背景引入,点明了主题——历史的更迭与个人命运的交织。秦朝灭亡,汉朝继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历史人物的个人愿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实现或未得实现。

接着,“明哲善保身,留侯不可留”一句,借用了汉初名相张良(字子房,号留侯)的故事,表达了对智慧与安全的追求。张良在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后,深知功高震主之险,于是选择隐退,远离权力中心,保全自身。这不仅是对张良智慧的赞颂,也是对当时政治环境下个人生存策略的深刻揭示。

“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游”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赤松,相传为仙人赤松子,此处象征着远离尘嚣、遁入仙境的理想生活。诗人渴望摆脱世间纷扰,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鸟尽良弓藏,淮阴羞不羞?”借用汉初名将韩信的典故,表达了对功臣遭遇的感慨。韩信助刘邦平定天下后,因功高被猜忌,最终惨遭谋害。诗人以此问,既是对历史悲剧的同情,也是对功臣命运无常的深思。这句话蕴含了对权力斗争残酷性的批判,以及对个人命运难以自主的无奈。

综上所述,《咏史(其二)》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变迁,探讨了智慧、安全、超脱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其三)

帝王自有真,范增能望气。

一剑得天下,功狗何足谓!

独有吕雉淫,不知天子贵。

转昵辟阳侯,镇略夫妻味!

形式: 古风 押[未]韵

咏史(其四)

汉惠非帝舜,焉能格母嚚!

徒挟赵如意,惊哭戚夫人。

饮酒恣淫乐,五年丧其身。

使无代王恒,二世如亡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猗兰叹

猗兰叹,惆怅春江畔,凡草贵,兰花贱!

何物卖花奴,百钱二十箭!

吁嗟乎国香,尔何不在黄金屋、白玉堂!

豪华珠履三千客,旖旎金钗十二行。

芍药牡丹同供养,追陪花相与花王。

不然幽居在空谷,朝荣夕萎同草木。

绝壁悬崖不可寻,望风怀想君幽独!

峻品如斯高位置,或出或处得其义。

天涯何处无知音,何必风尘贬价值!

胡为乎,滋培涵养冬复春,花时不遇素心人。

含香饮恨香魂泣,竟屈英雄在俗尘!

譬之志士有怀抱,世无明王伤潦倒。

抱关击柝隐下僚,薄俸微官殊草草!

犹如美人自媚妩,红颜薄命身无主。

春风桃李感韶华,百金嫁与大腹贾!

兰兮我为抱不平,以笔代口嗟叹不成声!

楚灵均、郑燕姞,古之有心人,风流已歇绝。

兰其知我我知兰,各抱芳心勿摧折!

形式: 古风

病牛

病牛治夏畦,烈日正亭午。

莠草满平芜,赤旱无膏土。

负犁仗牛力,牛病力不努。

一犁未息肩,牛喘汗如雨。

踯躅牛不前,农人赫然怒。

鞭牛如鞭石,荆条集其股!

民以食为天,耕以牛为主。

忍哉此农人,胡不恤牛苦!

农人有别意,为牛病不愈。

故意磨死牛,翻可食牛脯!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