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泛舟

云汉双眸冷,瑶池两桨轻。

六花来酒面,万霰作蓬声。

虚实终何有,高低已混成。

拿舟缘此景,岂为戴君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雪中泛舟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雪景与泛舟之乐的独特韵味。

首句“云汉双眸冷”,以“云汉”比喻天空,暗示雪夜的寒冷,同时“双眸冷”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眼中所见的寒冷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

“瑶池两桨轻”则将泛舟的场景置于仙境般的瑶池之中,用“两桨轻”形容划船的动作轻盈,仿佛在仙境中悠然自得,增添了画面的梦幻色彩。

“六花来酒面,万霰作蓬声”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雪花比作“六花”,飘落在酒面上,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赋予了雪花以生命感。同时,“万霰作蓬声”描绘了雪花落地时的声音,如同蓬草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意境。

“虚实终何有,高低已混成”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现实与虚幻之间界限的思考。在雪的世界里,虚幻与真实似乎融为一体,难以分辨,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思。

最后,“拿舟缘此景,岂为戴君行”点明了诗人泛舟的原因,既是为了欣赏这美丽的雪景,也可能暗含着对某种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戴君(可能是指某位特定的人物或象征)无关,强调了个人情感与体验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题妙光堂

独坐夜如昼,相投清与明。

风微尘迹悄,波定月华轻。

此景方中见,何人性上生。

涵虚难立象,照物自无情。

宝鉴非镕就,灵珠乃混成。

忽惊居士眼,一点与强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书怀呈同志

处己心虽白,逢君眼更青。

独来还得侣,相照即忘形。

用意谁无累,开襟自有灵。

递年何所乐,终日醉遗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秋雨喜霁

阳光方接物,阴蔽已开关。

水落盈虚定,云收去就閒。

菊花窥晓日,松影撼秋山。

滞思可乘兴,一联还解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钱塘山居早起

熟了黄粱一觉眠,起来身在紫霄边。

林峦已淡东倾月,旗鼓将严北渡船。

岑碧渐分云外境,阳光初动海中天。

夙兴夜寐人空老,难把尘劳绾谪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