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其九)藕

辛苦学淘河,寻根不仗柯。

千虬蟠下土,尺玉浸清波。

自笑抽丝乱,从渠凿窍多。

谁分冰片片,一醉洗沉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以“藕”为咏物对象,诗人方一夔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了《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系列,此为其中第九首,专咏“藕”。诗中通过描绘藕的生长过程和特性,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辛苦学淘河,寻根不仗柯”,形象地描绘了藕在泥泞中艰难生长的情景,它不依靠外力,而是凭借自身的努力,深入泥土深处寻找生长的根基,体现了藕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接着,“千虬蟠下土,尺玉浸清波”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藕根深扎泥土,如同龙蛇蜿蜒盘旋,而其嫩芽则在清澈的水中轻轻摇曳,展现出藕既深藏于地,又与水亲近的自然状态。

“自笑抽丝乱,从渠凿窍多”两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藕在生长过程中,内部结构复杂,仿佛是自己编织的乱丝,而外部则有许多孔洞,象征着藕的内部与外部世界相互交织,既有内在的秩序,也有对外界的开放。

最后,“谁分冰片片,一醉洗沉疴”两句,诗人借藕的形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藕在冬季依然保持其清脆的质地,如同冰片般晶莹剔透,诗人以此比喻,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强。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希望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能够洗净心中的烦恼与病痛,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藕这一自然物象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藕的独特魅力,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其十)榴

种自涂林得,名随博望来。

半因霜虐重,多为雨淫开。

粒破冰生骨,房分珠带胎。

玉匙飞一饷,为我配金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别徐雪冈

春晓杏花路,逢梅忆故知。

一年离别恨,几度唱酬诗。

风雪愁归路,关山隔后期。

欲言难即见,临水寄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别子声诸友

祇有去日数,悠悠岁月除。

再三来使语,千万故人书。

老况难为别,亲情暂以疏。

往来愁道路,吾道竟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山居二首(其一)

幽人在何处,东崦是吾家。

小涧石楠树,疏篱木槿花。

林深啼蜀鸟,水滑捣胡麻。

五字山居偈,长吟老岁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