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蓟北雁犹远,淮南人已悲。
残桃间堕井,新菊亦侵篱。
书剑岂相误,琴尊聊自持。
西斋风雨夜,更有咏贫诗。
在这首早秋时节的诗中,诗人通过蓟北雁声犹远、淮南人已悲伤的情景,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秋意。蓟门之外的大雁鸣叫依旧回荡,而南国淮水之滨的人们却已经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孤独。
"残桃间堕井,新菊亦侵篱"两句,则以残留的老桃树旁的井边和新长出的菊花侵占围栏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早秋时节的生长与衰败交织的画面。这里的“堕”字用得甚妙,既形容了时间的流逝,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书剑岂相误,琴尊聊自持"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手执书卷与剑,象征着文治与武功的并重,而“琴尊”一词,则让人联想到古代士人以琴会友、抒发情怀的情境。这里,“岂相误”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修养与志向的坚守和自信。
最后,"西斋风雨夜,更有咏贫诗"一句,描绘了一幅在西厢房中于风雨之夜,诗人不仅感受着季节更迭带来的孤独,也在继续创作歌咏贫困生活的诗篇。这里,“咏贫诗”既是对现实苦难的直面,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深刻体验和坚持艺术表达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了诗人对早秋时节特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也透露出了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宋玉含悽梦亦惊,芙蓉山响一猿声。
阴云迎雨枕先润,夜电引雷窗暂明。
暗惜水花飘广槛,远愁风叶下高城。
西归万里未千里,应到故园春草生。
杜陵池榭绮城东,孤岛回汀路不穷。
高岫乍疑三峡近,远波初似五湖通。
楸梧叶暗潇潇雨,菱荇花香淡淡风。
还有昔时巢燕在,飞来飞去画堂中。
故国归人酒一杯,暂停兰棹共徘徊。
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
已作相如投赋计,还凭殷浩寄书回。
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