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常之犀表帖赞

文康之学导其源,文定之学浚其流。

三世之帖俱传于予家,其亦足以见植槐之志,而占良冶之裘也欤。

形式:

翻译

研究文康学术的源头得以开启,深入文定学术的潮流得以挖掘。
我家三代传承的文献都留存至今,这足以体现先祖种下美德的愿望,以及对优秀人才的期待吧。

注释

文康之学:指古代的一种学问或学术流派。
导其源:引导和探索其起源。
文定之学:另一种学问或学术流派。
浚其流:疏通并深化其发展。
三世之帖:家族三代流传的文献或书籍。
予家:我家。
植槐之志:比喻树立良好的家风或教育后代。
良冶之裘:比喻优秀人才或杰出的后继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一种赞美和家族传承的感慨。"文康之学导其源,文定之学浚其流",他将书法艺术视为源自深远的文化传统,如同文康、文定这样的典籍所奠定的基础。"三世之帖俱传于予家",强调了书法在家族中的连续性和世代积累,显示出家族对艺术的重视和传承。

"其亦足以见植槐之志,而占良冶之裘也欤",这里以"植槐之志"比喻深厚稳固的根基,"良冶之裘"则象征技艺精湛的传承。诗人借此表达对家族书法传统的自豪感,以及对未来后人能继续发扬光大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是对书法艺术的家族荣耀和精神价值的赞美。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蒋丞相得男帖赞

仕遭时,相真主。材之充,泽斯普。以端逸,御妍妩。

谅予言,法当取。

形式: 押[麌]韵

蒋观文钱塘天府二帖赞

尺瑜寸瑕,工所不弃。如公平生,抑有清议。

虽翰墨之仅存,亦世俗之共毖。

予独区区于别白,是亦或出于有意。

昔邹忠公以言得罪,士皆缩颈以避去。

公乃折简以自丽,由是而去,盖已无怼。

然则操觚刻椠,片言幅纸,其知所以行己也必矣。

以字达识,以识行字,举一知二,兹帖之所以可贵。

形式:

蒋宣卿书简帖赞

庐山之下仙佛之庐,多公题扁,予熟其体矣。

而今见其帖,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

岂所施有异,而笔法亦随以变。

遒而不流于介,婉而不失其健,予犹愧乎知书之浅。

形式:

谢赵季茂海错二律(其一)

珍殽惟错远持将,赖有诗情合得尝。

明月擘蚶分瓦砻,晴霞浴鲎露珠房。

鲗乌鲚白螺开靥,蚷紫虾红鳔挟肠。

雁断闽山归未得,把杯犹忆少年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