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鸣短鸣,何来雁声。翱翔律吕和平,发炎方北征。
人情物情,千年不更。云中谁计邮亭,趁东风去程。
这首《醉太平·闻雁》由清代女词人顾太清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闻雁的场景与情感。
开篇“长鸣短鸣,何来雁声”,以雁声的长短起伏引出主题,仿佛在问世间为何会有此声音传来,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接着,“翱翔律吕和平,发炎方北征”两句,将雁的翱翔与自然和谐的律吕相联系,同时暗示了雁的迁徙方向,即北方,展现了雁群遵循自然规律的生存智慧。
“人情物情,千年不更”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人类与自然之间永恒不变的情感纽带,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云中谁计邮亭,趁东风去程”以雁群为载体,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与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旅程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对雁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体现了顾太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不详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扶头怯怯娇如滴,照银烛、千金一刻。
叶补翠云裘,花缀胭脂色。
华清浴罢疑无力,更生受、东君护惜。
亭北牡丹花,试问谁倾国。
玉妃装卸,天上琼枝亚。
立尽东风明月下,露井初开昨夜。
结伴阆苑飞仙,上清沦谪尘寰。
萼绿华来无定,羽衣不耐春寒。
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绿云蔽日树轮囷。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沉沉院宇闲清昼,惜春去、怕春消瘦。
为花写出好精神,展纨素、粉融脂溜。
微风不许丝儿透,看颜色、年年依旧。
碧桃深处海棠开,低枝上、翠禽同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