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二首(其一)始皇

六国雄吞似建瓴,皂斿从此任严刑。

南巡禹穴功虽刻,东度蓬莱术不灵。

持璧先知祖龙死,载车难掩鲍鱼腥。

骊山草木同衰朽,万古依然自六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咏史十二首(其一)始皇》以秦始皇的历史事迹为题材,通过描绘秦朝的兴衰,对秦始皇的功过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首句“六国雄吞似建瓴”形象地比喻秦灭六国的势如破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壮举被比作倾倒瓶中的水,显示出其强大的征服力。然而,“皂斿从此任严刑”暗示了秦朝严苛的法律和统治,皂斿(古代官吏出行时所执的黑色旗帜)象征着权力与威严,但同时也预示着暴政的来临。

“南巡禹穴功虽刻”提及秦始皇南巡寻找夏禹陵寝,试图延续其统治的神圣性,但“东度蓬莱术不灵”则揭示了秦始皇求仙长生的愿望并未实现,暗示了他的命运无常。接下来,“持璧先知祖龙死”暗指赵高献玉璧以预示秦始皇之死,而“载车难掩鲍鱼腥”则讽刺了秦始皇死后陵墓被盗的腐败现象。

最后两句“骊山草木同衰朽,万古依然自六经”以骊山的荒凉和历史的无情,表达了对秦始皇及其帝国的最终衰落的感慨,同时也指出尽管秦始皇的统治短暂,但其影响深远,历史教训仍然寓含在古老的儒家经典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叙事的方式,既赞扬了秦始皇的功绩,也批判了他的暴政,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度剖析和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483)

李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十二首(其二)陈涉

瓮牖绳枢一陇夫,棘矜谈笑奋雄图。

始从闾左追秦鹿,更向祠中托楚狐。

日者既来徒党集,夥颐才剪腹心孤。

回看三尺风云会,曾有朱防等辈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咏史十二首(其三)项伯

驰车霸上语张良,舞剑鸿门却项庄。

交友恩深虽可报,君臣义重忍相忘。

楚歌自此闻垓下,汉爵徒能得射阳。

若识五文龙虎气,丁公遭戮独堪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咏史十二首(其四)项羽

过人才气更重瞳,惯与神骓立战功。

三户亡秦知气数,诸侯朝楚属英雄。

孤忠亚父头空白,扶义怀王血尚红。

俛仰君臣多愧色,岂唯无面见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咏史十二首(其五)萧何

刀笔区区起沛丰,经纶事业尽关中。

抚民为有三章法,转饷能先百战功。

汉祖难忘上林苑,韩侯谁使未央宫。

可怜一代兴王略,只与当时主吏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