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感怀五首(其三)》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徐兆玮所作。诗中描绘了社会生活中的多个场景,既有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又有对时局变迁的感慨。
首句“檄书星火下江城”,以“檄书”比喻紧急的官方文书,形象地描绘出文书迅速传达到江城的情景,暗示了某种紧急事件或政策的实施。接着,“故事由来贵奉行”表达了对传统行事规则的重视和遵循,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鹅鸭比邻矜守望”一句,通过鹅鸭在邻里间的相互守望,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关怀,体现了社会和谐的一面。而“蝗螟歉岁贷常平”则反映了在自然灾害年份,人们通过借贷常平仓的粮食来度过难关,展现了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支持。
“堂前彩舞同嬉戏”描绘了家庭欢乐的场景,人们在节日或庆典中共同欢庆,体现了家庭和社会的温馨氛围。“纸上红陈已满盈”可能是指丰收的景象,或是对财富积累的描述,寓意着生活的富足和满足。
最后,“把盏狂吟还自笑,一池春水不干卿”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无论是饮酒高歌还是自我调侃,都保持了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关怀,即使是在个人的快乐中,也不忘关注他人,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