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咏罗汉松七排

罗汉何年化古松,西来佛祖剩遗踪。

散花天女梅为友,玉版禅师竹正宗。

竺国原留尊者号,秦官曾赐大夫封。

却因华盖留缨络,惯向寒山听鼓钟。

霜雪不移真色相,烟云长护怪形容。

三千世界同瞻象,十八名中此伏龙。

顶上圆光明月照,半空梵语好风从。

和南礼拜无量寿,乞与人间作颂恭。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以“分咏罗汉松七排”的形式,描绘了罗汉松的形态、历史以及与佛教文化的关联。开篇“罗汉何年化古松”,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罗汉塑造成古松的形象,赋予其历史的深度与时间的沉淀感。接着,“西来佛祖剩遗踪”一句,点明了罗汉松与佛教的渊源,暗示其可能承载着某种神圣或超自然的意义。

“散花天女梅为友,玉版禅师竹正宗”两句,通过比喻和象征,进一步丰富了罗汉松的形象。天女以花散落,象征着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梅作为其朋友,暗示了其高洁与坚韧的品质。而“玉版禅师竹正宗”则通过禅师与竹的联系,强调了其在精神层面的纯净与正直。

“竺国原留尊者号,秦官曾赐大夫封”两句,分别提及了罗汉松与古代印度(竺国)及中国的关联,前者强调其在佛教文化中的地位,后者则展示了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荣誉。

“却因华盖留缨络,惯向寒山听鼓钟”描绘了罗汉松在特定环境下的存在状态,华盖象征其庇护之下的庄严,而寒山听鼓钟则体现了其与自然与宗教活动的融合。

“霜雪不移真色相,烟云长护怪形容”两句,赞美了罗汉松不畏严寒、保持本色的品质,同时也强调了其周围环境对其保护的重要性。

“三千世界同瞻象,十八名中此伏龙”则表达了罗汉松在更广阔的世界观中的地位,以及其在佛教经典中的特殊象征意义。

“顶上圆光明月照,半空梵语好风从”描绘了罗汉松在夜晚的静谧之美,以及其与佛教教义的内在联系。

最后,“和南礼拜无量寿,乞与人间作颂恭”表达了对罗汉松的敬仰之情,希望将其美好的形象和精神传递给世人,作为颂扬和学习的对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汉松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深刻地融入了佛教文化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3)

陆翰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画竹

数竿修竹参差立,雅似人家好弟昆。

一气相生根本固,更添稚笋作儿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基隆竹枝词

万顷波涛一叶舟,无牵无绊祇随流。

须臾满傤鲈鱼返,贩伙争沽闹渡头。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尤]韵

追和纫石兄赠黄美人诗元韵

歌舞场中最可人,昙花一刹坠红尘。

香魂应绕新城柳,化作黄鹂唤早春。

情丝缕缕渺难通,回首平康爪印鸿。

夜半留髡思往事,阿谁消受米双弓。

花中领袖女中雄,倾尽囊金送尽穷。

巾帼从来多侠气,怜才红拂与卿同。

落月犹疑颜色存,枫林彷佛度青魂。

题诗祝汝来生事,连理交枝不断根。

形式: 古风

寄呈新竹王松友竹词长

愧未交游四海宽,奇才瀛岛似君难。

借筹他日隆前席,定有新猷策治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