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万里关山道,苍茫玉塞秋。

沙飞晴作雨,雾结旦成楼。

羌管霜前怨,胡笳月下愁。

酬恩怀一剑,端不为封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出塞》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象与戍边将士的悲壮情怀。

首联“万里关山道,苍茫玉塞秋”开篇即展现出辽阔无垠的边塞风光,万里长的关山道路在秋天显得格外苍茫,玉塞在秋色中更显其雄伟与孤寂。诗人以“万里”、“苍茫”、“玉塞”等词,勾勒出一幅边塞特有的壮丽画面,既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险峻,也暗示了戍边生活的艰苦与孤独。

颔联“沙飞晴作雨,雾结旦成楼”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独特的自然景观。晴空中的沙尘飞扬,仿佛化作了雨滴,而清晨时分,雾气凝聚,形成了一座座楼阁。这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有的天气现象,还赋予了自然景象以诗意,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颈联“羌管霜前怨,胡笳月下愁”则转入对戍边将士情感的描写。羌管和胡笳是边塞常见的乐器,它们在霜前和月下的哀怨声中,传达出戍边将士内心的忧愁与思乡之情。这一联通过音乐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人物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将士们的孤独。

尾联“酬恩怀一剑,端不为封侯”则是对戍边将士精神境界的升华。他们怀揣着报效国家的信念,手中握有一剑,誓死捍卫边疆,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国家的安宁与和平。这一联不仅揭示了戍边将士的高尚情操,也体现了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综上所述,《出塞》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戍边将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魅力和戍边将士的崇高精神,是一首富有深意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入塞

度漠灭天骄,归来意气豪。

霓旌回瀚海,羽盖指临洮。

少妇迎珠勒,亲兵赐锦袍。

勋多明主记,不解假钱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君马黄

宝马来西极,龙闲服上箱。

浮云金勒影,飞雪玉珂光。

骨冻长城水,蹄翻大漠霜。

美人天路远,祇觉壮心伤。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战城南

塞北朝传警,城南夜合围。

旗翻明月暗,剑落晓星微。

朔气声刁斗,边霜卷铁衣。

横行期万里,酣战不知归。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巫山高

巫山峰十二,缥缈倚层空。

细雨猿声外,轻云鸟道中。

江流巴子国,月出楚王宫。

旧馆今何处,茫茫梦不通。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