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彭泽江边邑,萧疏靖节祠。
烟昏鹿皮画,草暗菊花篱。
咏德今千载,言归彼一时。
男儿要出处,此道几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舟行彭泽江畔,拜访靖节祠的情景。首句“彭泽江边邑,萧疏靖节祠”点明地点,以“萧疏”二字渲染出祠堂的寂静与肃穆氛围。接着,“烟昏鹿皮画,草暗菊花篱”两句,通过烟雾缭绕的鹿皮画像和暗绿的菊花篱笆,进一步烘托出祠堂周围的宁静与庄重。
“咏德今千载,言归彼一时”则表达了对陶渊明品德的敬仰,以及对其作品流传千年的感慨。最后,“男儿要出处,此道几人知”一句,诗人借陶渊明的处世之道,反思并提醒世人,这样的生活哲学并非人人皆知,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陶渊明的崇敬之情,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富有情感与哲思。
不详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泗水初倾盖,西江再逆舟。
策能诛贼灭,心不为身谋。
夜永谈无寐,樽空幸少留。
迟明还惜别,飞桨下滩头。
会合嗟无酒,留连漫索茶。
晚云随落日,归雁集寒沙。
自达聊安命,多言任指瑕。
吾宗有令弟,恩复出君家。
亭上客送客,江头山映山。
白醪须酌尽,彩凤欲飞还。
帆转疏林外,烟生远渚间。
离愁自堆积,辄莫唱阳关。
凛凛汾阳秀,螺川旧徙居。
文名动场屋,孝节冠乡闾。
御史论才久,方州躐等除。
朝廷终器使,宗庙得璠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