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渡江

前扬帆,后执柁,南人仓皇北人坐。

桡居前,楫居左,岸军愁呼水军卧。

城门开,降帆来,七万骑,全军回。

当时若听王浑指,北兵安得飞至此。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飞渡江》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战争中的紧张与戏剧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将不同角色在战事中的不同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前扬帆,后执柁,南人仓皇北人坐”以动态的场景拉开序幕,帆船在前,舵手在后,南军慌乱,北军则稳坐船中,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战场态势的不均衡。接着,“桡居前,楫居左,岸军愁呼水军卧”进一步描绘了水战的激烈,水军与岸军的不同状态,水军忙碌而岸军则显得焦虑不安,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紧张。

“城门开,降帆来,七万骑,全军回”描述了战局的转折,城门打开,战船驶入,七万骑兵归来,意味着战事的结束或胜利的到来。这四句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也预示着最终的胜利。

最后一句“当时若听王浑指,北兵安得飞至此”则是对历史的反思,如果当时的决策者能够听取王浑(三国时期吴国将领)的建议,北兵或许不会如此轻易地到达。这句话既是对历史的假设性思考,也是对现实的警示,强调了正确决策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飞渡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决策的重要性,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历史题材诗歌。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铜驼叹

立人当立德,择子先择嫡。

宫门老臣三叹息,铜驼会见在荆棘,老奴亦言座可惜。

为官乎,为私乎,此座何不归桃符。

形式: 乐府曲辞

清谈误

王与谢,挥麈尾。乐与卫,饶名理。

清谈亹亹从天来,洛中已建单于台。

形式: 乐府曲辞

雉短短

雉短短,飞来入宫院,欲窃主权欺主闇。

昨日杀龙母,今日杀龙子。

可怜铜驼宫,化作荆与枳。

形式: 乐府曲辞

金谷谶

红蕤花开置行幕。一杯两杯缓行乐。

美人头向盘中落。珠歌翠舞昕斜阳。

珊瑚七尺施作床。人间梦醒春茫茫。

花枝如烟堕高阁。散尽黄金恣挥霍。

白首同归讯潘岳。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