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社缘麓行至郁水上沙溪乃反夜已向残

水国森夜凉,明河落华甸。

群动凄已寂,万象悄弥茜。

村舂晚凌厉,戍火寒隐见。

行野忻有适,发兴乃忘倦。

高塍石切额,回溪路弯线。

仰登屡蜷局,俯绕乍虫缘。

浦溆渔家艇,松根网丝罥。

趁树约邻多,吹萍行汲便。

晚食瓦盘酒,儿女杂嗔忭。

世熊苦喧卑,此乐让汝先。

席草接软语,月破川浮练。

落叶散鱼背,清霜厉人面。

更永不可留,回踪殢幽眷。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鉴赏

这首清代朱次琦的诗描绘了夜晚在水乡行走的宁静与惬意。诗人通过"水国森夜凉"和"明河落华甸",展现了夜晚的清凉与银河洒落田野的景象。接着,他用"群动凄已寂,万象悄弥茜"渲染出万籁俱寂的静谧,以及村庄晚舂声和戍火微光带来的隐约温暖。

诗人沿途欣赏自然景色,"高塍石切额,回溪路弯线",山路崎岖而富有诗意。行走在野外,他感到愉快,"行野忻有适,发兴乃忘倦",忘却疲劳。沿途的渔家、松根、网丝等细节生动,生活气息浓厚。

晚餐时分,诗人与家人共享简朴的快乐,"晚食瓦盘酒,儿女杂嗔忭",透露出家庭的温馨。他感叹世俗生活的喧嚣,而此刻的宁静更显珍贵,"世熊苦喧卑,此乐让汝先"。月光如练,"月破川浮练",落叶飘落在水面,清霜映照人脸,构成一幅宁静的画面。

然而,诗人意识到时光易逝,"更永不可留,回踪殢幽眷",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依恋。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之夜的静美,流露出诗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9)

朱次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岭

过岭忽开朗,山行不见人。

落花含宿雨,流水送残春。

路曲有千折,寺孤无四邻。

停舆方小憩,已觉隔红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初冬送俊臣司马春明之官杭州

间曹风貌称清臞,笑指杭州别酒徒。

从古才人半司马,最难游宦得西湖。

潮回万驽江声远,水净三潭月影孤。

遥想到官香雪里,衙斋新放小梅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夜坐口占

瑟缩人如猬,萧间趣近僧。

风声围四壁,雪影澹孤镫。

雀冻栖难稳,僮眠唤不应。

枯吟破岑寂,逸兴转飞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壬戌十二月朔自辽州得檄往蒲行至韩侯岭复檄令回省二十七日抵寓咏怀四十韵

磨蝎坐命宫,蹇如马落驿。

朅来三千里,奔走鲜安席。

筠签课邮程,星骑驰羽檄。

急递读惊心,惊音闻动魄。

官途有定驱,候馆无安适。

身疲困饥渴,眼倦忘晓夕。

跋前更疐后,进寸复退尺。

前途望旋回,后境去重历。

磨蚁随转轮,辕牛疲服轭。

今朝复何幸,车马归寓宅。

肩舆入城郭,晚市堆粟帛。浩荡经街衢,曲折穿栅。

行行认坊口,历历指屋脊。

轻装童奴笑,驺从邻翁吓。

入门到厅事,尘土拂巾帻。大儿娴鞠?,卓立两足窄。

小儿越门限,跳若虫趯趯。

学语问家常,欲近惧嗔责。

膝前两娇女,脂粉污眉额。

絮衣手缝纫,时露针线迹。

问事矜巧言,怪我颜色黑。

旧仆喜我归,贳酒敲邻壁。

庖婢喜我归,盘飧馈羊炙。

黄犬喜我归,跳踉尾频掷。

山妻前致词,絮语颇刺刺。

上言慈亲健,家书近新得。

下言儿女安,儿读女学织。

翻不诉饥寒,似恐烦心力。

会垣近京都,不比山中僻。

好语得传闻,新猷布恩泽。

西南军屡捷,旦夕偃兵革。

朝廷大清明,四门贤路辟。

爬罗到寒畯,疏栉去壅积。

我闻大忻忭,喜气动颜色。

感激出真诚,慰藉忘困阸。

举酒尽余杯,加餐罄复核。

是时冬已残,北风舞沙砾。

暝色下前楹,夜光透重幂。

寺钟歇孤撞,街柝过三击。

坐久话更深,寒镫光的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