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亭.七月十五夜集谡园斋雨坪倡

燕月微黄,才到竹间,澹著江南影。

箔卷半窗,露点凉波,书屋短于烟艇。

底问青旗,笑腊酿、秋厨犹剩。红凝。

斗古色瓯香,汝哥官定。

还记旧雨梅边,又一叶飘梧,者番清景。

吴根梦去,蟹簖鱼床,西风暗吹笭箵。

旅话今宵,都忘了、五湖归兴。更静。

便挑尽、烛花也肯。

形式: 词牌: 燕山亭

鉴赏

这首《燕山亭·七月十五夜集谡园斋雨坪倡》是清代词人李良年的作品,描绘了江南七月十五夜晚在谡园斋雨坪聚会的情景。开篇以“燕月微黄”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月光透过竹林洒下淡雅的光影。接着,“箔卷半窗,露点凉波”描绘了窗外半掩的窗帘和露珠滴落水面的清凉画面,暗示了书斋的静谧与秋意。

“书屋短于烟艇”一句,将书斋与轻舟相提并论,寓言读书人的闲适生活。词人询问那青旗酒家,腊酿是否还有剩余,表达了对美酒的向往。随后,“红凝”两句,赞美了酒的色泽和香气,仿佛能与古色古香的茶瓯相媲美。

下片回忆起往昔在梅花边与友人共聚的时光,如今又逢秋夜,一片梧桐叶飘落,景色更显清冷。词人感叹时光流逝,曾经的渔猎生活和归隐之志已成过往。结尾处,“更静”一句,表达出即使只剩下一盏孤灯,词人也愿意静静地度过这宁静的夜晚,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恬淡。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江南生活的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43)

李良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棠村尚书得第五令子,先有梦兆。作松下五苗图志异,命制此阕

好梦谁传,苍鳞底、数茎低绕。

恰流苏帐卷,认镮人到。

生子当为丰岁谷,读书早辨琅邪稻。

看陇西、花萼谢家兰,浑凡草。缝绣字,针神巧。

添画谱,龙眠好。记松肪五粒,问年最小。

草木知名移未得,楂梨曾博君王笑。

且重摹、一幅上金门,嘉禾表。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绛都春.荪友为西溟作松萱图,寿其母夫人,西溟属题于图侧

乡心一片。倩好手书得,墨光深浅。

白发倚闾,萱影松风,双扉展。年时午脍冰鱼馔。

尽对客、茅斋蔬饭。而今遥忆,无端绽了,越衫慈线。

春半。江南迢递,甚燕草再绿、王孙归晚。

旧树小园,反哺鸦雏,闲栖遍。故人尽撤君羹返。

想卖畚、吹箫都倦。争如拜母芦峰,麻姑酒暖。

形式: 词牌: 绛都春

念奴娇.送无定归黄山,用曹顾庵原韵

旧山何处,想紫阳天半,溪潭幽绝。

市隐扬州挥手去,一任雨玲风铁。

水渌新安,花浓樵贵,处处雏莺舌。

草堂云闭,且教俗士回辙。

试听榜曲催人,乍怜倾盖,又作离亭别。

望里峰峦三十二,丹灶请君重热。

晓露船窗,春泥马足,我悔饥驱拙。

子猷兴在,买舟还弄晴雪。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一斛珠.送孙鲁三之汝南

骊歌向晓。怪君踪迹偏长道。尊前一片青青草。

才送归鞍,又逐征衫者囗悼。泪落沾怀抱。

张敞青螺今罢扫。淮康紫水销愁好。

应忆高堂,双鬓新年老。

形式: 词牌: 一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