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马朴臣的诗表达了对宗弟山在京都去世的深沉哀思。诗人首先回忆起与宗弟在京都相聚的往事,那些时光如今回想起来令人难以承受,想象他在偏远边境的离世情景,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涟涟。诗中的“九原”象征着死亡之地,诗人感叹没有地方寄托对他的哀思。
接着,诗人感慨宗弟的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连上天也为之忌惮。他们之间的生死之交,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发显得凄凉。诗人坚信,尽管宗弟已逝,但他们的友情之光并未因此而熄灭,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将通过诗文得以延续,期待未来有人能整理宗弟的遗作,如同古代的钟子期欣赏俞伯牙琴音一般,重新发现并珍视他的文学价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是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也是对后人传承亡友精神的期许,体现了清诗哀而不伤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