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招

苹花又绿江南岸,宾鸿带将寒去。

几许落梅愁,渺暗香何处。一春长是雨。

剩费却、翠篝沉炷。冷隔帘旌,润销窗纸,有人吟苦。

燕垒渍芹香,画堂永、关心去年情绪。

愁压曲屏深,更小山无数。溅裙前事误。

□□□、□□□□。□朱阑,不了销凝,移损秦筝柱。

形式: 词牌: 徵招

翻译

江南岸边的蘋花又转绿,大雁带着寒意飞去。
梅花凋零,淡淡的香气不知飘向何处。整个春天总是阴雨绵绵。
翠绿的帷帐中香炉里的香渐渐燃尽。冷清的帘幕和窗户纸上,有人在低声吟唱着忧愁。
燕子窝里还残留着芹菜的香味,画堂中回荡着去年的情感。
愁绪堆积在曲折的屏风深处,还有无数的小山似的思念。往事如溅湿的裙子,让人悔恨。
□□□、□□□□。□朱红色栏杆前,心中的思绪无法消散,连秦筝的弦也因之而磨损。

注释

宾鸿:大雁,常用来寄托离别之情。
落梅:梅花凋谢,象征春去冬来。
翠篝:绿色的帷帐。
沉炷:燃烧的香料。
帘旌:窗帘。
燕垒:燕子窝。
关心:怀念,关注。
曲屏:弯曲的屏风。
小山:比喻堆积的愁绪。
溅裙:比喻过去的失误或遗憾。
朱阑:红色的栏杆。
销凝:凝滞,心神不定。
秦筝:古筝的一种,这里代指音乐。

鉴赏

这首宋词《徵招》是胡翼龙所作,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和词人的情感世界。开篇“苹花又绿江南岸,宾鸿带将寒去”以江南岸边的蘋花新绿和北雁南飞的景象,暗示季节更替与离别之感。接下来,“几许落梅愁,渺暗香何处”通过落梅和暗香,表达了词人的淡淡哀愁和对远方人的思念。

“一春长是雨”进一步渲染了阴郁的氛围,春雨不断,使得词人心情更加沉重。后半部分,“剩费却、翠篝沉炷”写词人独自在室内燃香消磨时光,但孤独和愁绪并未因此减少。“冷隔帘旌,润销窗纸,有人吟苦”则通过环境的冷清和纸上的字迹模糊,反映出词人内心的苦闷。

下片回忆起去年的情景,“燕垒渍芹香,画堂永、关心去年情绪”,画面温馨而感伤,去年的欢乐如今只能在记忆中回味。接着,“愁压曲屏深,更小山无数”用屏风后的重重叠嶂比喻愁绪之深,而“溅裙前事误”似乎暗示着过去的某个遗憾或误会。

最后,“□□□、□□□□”此处可能缺失了部分词句,但从上下文推测,可能是词人对过去情感纠葛的感慨。结尾“□朱阑,不了销凝,移损秦筝柱”以栏杆的寂寥和筝柱的移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无法排解的深深忧思。

整体来看,胡翼龙的《徵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色和词人的内心世界,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收录诗词(13)

胡翼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

合数冰莲,注情金叶。臂痕犹记嗔时迹。

小楼几个月黄昏,荷香柳影都知得。

问字灯深,学书窗黑。衣襟诗卷留残墨。

想思不抵藕丝长,梦云断处吴山碧。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霓裳中序第一(其一)

江郊雨正歇。燕子飞来人忆别。未了残梅怨结。

渺野色波光,春与天接。相思辽阔。

怕柳风、吹老吟发。关情处,满汀芳草,遮莫是鶗鴂。

时节。一饷愁绝。谩料理、新翻几阕。山尊堪共谁设。

梦到断桥,飞絮仍雪。岁华休省阅。

早霍地、小园花发。已办著、海棠开后,独立半廊月。

形式: 词牌: 霓裳中序第一

鹧鸪天

六曲银屏梦隔云。半分鸾影匣生尘。

别来可是春愁觉,试著轻衫不贴身。

风月夜,短长亭。也须闻得子规声。

归时莫看花梢上,但看芳洲绿浅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重兴寺

门前春挂一壶山,修竹乔松不可攀。

落尽桃花无觅处,应随流水到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