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裕之赴新息令

丈人淮海英,抗节浮云外。

挥毫错星锦,抵掌参竽籁。

青春抱脩能,脱略无范蔡。

晚营三径资,百里聊束带。

扁舟岁欲徂,古刹夜仍艾。

去去整羽仪,行与高风会。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翻译

淮海的长者英姿焕发,坚守节操在云端之外。
他挥毫泼墨如星辰锦缎,与朋友交谈时笑声如竽籁和谐。
年轻时他满怀抱负,才华超越范蠡和蔡邕。
晚年他在三径间经营生活,即使百里之遥也从容不迫。
岁月流逝,扁舟将逝,古寺夜晚静寂无声。
即将离去,他整理行装,准备与高尚的风度相遇。

注释

丈人:对长辈的尊称。
淮海:地名,指淮河和东海之间。
抗节:坚守节操。
浮云:比喻高远的境界。
挥毫:挥动笔墨。
抵掌:击掌交谈,表示亲密无间。
范蔡:范蠡、蔡邕,古代贤才。
三径:隐士住处。
束带:形容行为从容不迫。
徂:流逝。
艾:寂静,形容夜晚宁静。
整羽仪:整理行装,准备出发。
高风:高尚的品格或风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为朋友周裕之即将赴任新息县令而作的送别诗。诗中,诗人称颂了周裕之高尚的节操,如同淮海英杰,超然于世俗之外。他才华横溢,笔下生辉,犹如星辰错落的锦绣文章,谈笑间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和修养,连同古代贤者范蠡、蔡邕也难以企及。周裕之晚年选择归隐,以简朴生活自给自足,即使在百里之外也能保持君子之风。诗的结尾,诗人祝愿他在新的一年里乘船远行,夜晚投宿古寺,整装待发,期待与高尚的品格相会。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友情的深厚,以及对周裕之仕途与生活的美好期许。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送洪景之循州参军

寒梅不自重,辄花桃李先。

矫枉有佳菊,最后众芳妍。

各因一时美,难以相嗤怜。

物理固若是,士林亦宜然。

夫子南国俊,声猷推妙年。

数奇晚方偶,参军古龙川。

龙川虽云远,风物号清鲜。

罗浮不相下,颉颃巉荒天。

云鬓二三子,聊足奉周旋。

行矣试老拳,归欤远翔鶱。

形式: 古风

送僧归保宁

西湖环岸皆招提,楼阁晦明如卧披。

保宁复在最佳处,水光四合无端倪。

车尘不来马足断,时有海月相因依。

上人弱龄已隶此,心目所證惟瑰琦。

白玉芙蓉出清沼,天然不受缁尘扰。

坐客一语不入意,目如明星视飞鸟。

冠切云兮佩玉难,上人顾之真等闲。

应缘聊入人间世,兴尽却归湖上山。

伊余久欲窥禹穴,矧今仲父官东越。

行挽秋风入剡溪,为君先醉西湖月。

形式: 古风

送僧归遂州

宝师本巴蜀,浪迹游淮海。

定水湛虚明,戒珠烱圆彩。

飘零乡县异,晼晚星霜改。

明发又西征,孤帆破烟霭。

形式: 古风

送蔡子骧用蔡子骏韵

越绝山川远相属,万壑千岩抱青绿。

卧龙一峰称是奇,绕趾清漪如带束。

镜水春生鹢尾衔,稽山日暮猿声续。

三休上与蓬莱接,登眺使人遗宠辱。

我昔东游观禹穴,痛饮狂歌得所欲。

上天何曾有官府,鸾凤日日遭鞭扑。

僧坊画壁阅几遍,神妙难忘独金粟。

华胥梦断已十年,又见春风煮饧粥。

苧罗若耶固依旧,可怜云月谁追逐。

故人淡泊出天性,鹪鹩巢林一枝足。

不肯弦歌甘筦库,还同市门隐梅福。

惟应月下小丛歌,尚有哀音传旧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