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古风烟满故都,清才搜括妙无馀。
可中寄与芸香客,便是江南地里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都的万千风烟,其中充满了清新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诗人以一种搜括的方式,捕捉住这些美妙而不留馀下的景象。接着,诗人提到要将这种情感和体验寄托给远方的朋友,即那位在江南土地上的芸香客。这里的“地里书”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的书信能穿越时空,将心中的情意传达给远方的知己。
诗中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怀旧之情,也透露出他对友谊深厚的情感,以及通过文字交流心意的渴望。每个字、每个词都饱含着深情和美好的期待,体现出古人对于书信文化的重视,以及通过书写来维系情谊的传统美德。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不仅记录了个人对过去的追忆,更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交流。
不详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酆都香稻字重思,遥想飞魂去未饥。
争奈野鸦无数健,黄昏来占旧栖枝。
三千虽衣水犀珠,半夜夫差国暗屠。
犹有八人皆二八,独教西子占亡吴。
一宫花渚漾涟漪,俀堕鸦鬟出茧眉。
可料座中歌舞袖,便将残节拂降旗。
几多云榭倚青冥,越燄烧来一片平。
此地最应沾恨血,至今春草不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