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溪图赠鲜于伯几

山林忽然在我眼,揽袂欲游嗟巳远。

长松谡谡含苍烟,平川茫茫际曾巘。

大梁繁华天下稀,走马斗鸡夜忘归。

君独胡为甘寂寞,坐对山水娱清晖。

西溪先生奇崛士,正可着之岩石里。

数间茅屋破不脩,中有神光发奇字。

绿蘋齐叶白芷生,送君江南空复情。

相思万里不可见,时对此图双眼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的静谧与繁华城市的对比,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山林忽然在我眼,揽袂欲游嗟巳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无奈,无法亲临其境的遗憾。接着,“长松谡谡含苍烟,平川茫茫际曾巘”描绘了山林中的松树与广阔的平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大梁繁华天下稀,走马斗鸡夜忘归”则通过对比,突出了都市生活的喧嚣与忙碌,与前文的山林形成鲜明反差。诗人感叹友人选择远离尘嚣,独享山水之乐,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欣赏和羡慕。

“西溪先生奇崛士,正可着之岩石里”赞美了友人如同西溪先生一般,是独特而坚韧的人物,适合隐居于岩石之中,享受自然的宁静。接下来,“数间茅屋破不脩,中有神光发奇字”描述了友人简朴的生活环境,但内心充满智慧与光芒,暗示其精神世界的丰富。

“绿蘋齐叶白芷生,送君江南空复情”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不能相见,心中依然充满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最后,“相思万里不可见,时对此图双眼明”点明了主题,无论距离多远,心中的思念始终如一,通过一幅画作,诗人得以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情感。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比城市与自然、繁华与寂寞,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49)

赵孟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字:子昂
  • 号:松雪
  • 籍贯:松雪道
  • 生卒年:1254—1322

相关古诗词

戏题出洗马

齧膝覂驾谁能御,驽蹇纷纷何足顾。

青丝络首锦障泥,鞭箠空劳怨长路。

明窗戏写乘黄姿,洗刷归来气如怒。

不须对此苦叹嗟,男儿自昔多徒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送孟仲则游荆湖兼往襄汉

行路方难子何往,潇湘洞庭天一方。

长江风来浪如雪,荆门木落天雨霜。

千金养客不复见,万里访旧庸何伤。

子才有用未得试,牛刀爱惜藏锋铓。

似闻远游未渠央,更欲揽辔趍襄阳。

昔年战斗且休息,白骨巳瘗愁云黄。

伏龙凤雏在何处,鹿门山色还苍苍。

登高吊古一长啸,万事惨淡悲中肠。

人生聚散安可常,为君起舞君举觞。

明朝帆影拂浮玉,寄言客居思故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烈妇行

客车何焞焞,夫挽妇为推。

问君将安去,言往枣阳戍。

官事有程宿车下,夜半可怜逢猛虎。

夫命悬虎口,妇怒发指天。

十步之内血相溅,夫难再得虎可前。

宁与夫死,毋与虎生。

呼儿取刃力与争,虎死夫活心始平。

男儿节义有如许,万岁千秋可以事明主,冯妇卞庄安足数。

呜呼猛虎逢尚可,宁成宁成奈何汝。

形式: 古风

送高仁卿还湖州

昔年东吴望幽燕,长路北走如登天。

捉来官府竟何补,还望故乡心惘然。

江南冬暖花乱发,朔方苦寒气又偏。

木皮三寸冰六尺,面颊欲裂冻折弦。

卢沟强弩射不过,骑马径度不用船。

宦游远客非所习,狐貉不具绨袍穿。

京师宜富不宜薄,青衫骏马争腾骞。

南邻吹笙厌粱肉,北里鼓瑟罗姝妍。

凄凉朝士有何意,瘦童羸骑鸡鸣前。

太仓粟陈未易籴,中都俸薄难裹缠。

尔来方士颇向用,读书不若烧丹铅。

故人闻之应见笑,如此不归殊可怜。

长林丰草我所爱,羁靮未脱无由缘。

高侯远来肯顾我,裹茗抱被来同眠。

青灯耿耿照土屋,白酒薄薄无荤膻。

破愁为笑出软语,寄书妻孥无一钱。

江湖浩渺足春水,凫雁灭没横秋烟。

何当乞身归故里,图书堆里消残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