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

向来观悬瀑,披袂飒秋风。

耳目岂不广,历览意未穷。

□□缘回磴,倚杖睨危峰。

乱云交壁翠,石窦泻泉红。

微㳙初濆涌,稍稍入幽潨。

汇为百尺波,俯瞰千仞砻。

静光沉斗纬,上与银河通。

爱兹尘外境,顿觉心神融。

踟蹰慰烦倦,坐久超鸿濛。

顾谓后来子,形役徒冲冲。

川上有孤叹,万古集虚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尘世烦恼的超脱。首句“向来观悬瀑,披袂飒秋风”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瀑布在秋风中摇曳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生动与活力。接下来的“耳目岂不广,历览意未穷”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广阔无垠的赞叹,以及其内心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

“缘回磴,倚杖睨危峰”通过具体的动作描绘,展现了诗人攀登险峻山峰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挑战与冒险的追求。“乱云交壁翠,石窦泻泉红”运用对比色彩,将云雾与山壁的翠绿与泉水的红色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微㳙初濆涌,稍稍入幽潨”描绘了泉水从细微到汇聚成流,最终流入深邃之处的过程,象征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过程。“汇为百尺波,俯瞰千仞砻”进一步放大了这一过程,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壮丽与宏伟。

“静光沉斗纬,上与银河通”通过比喻,将水面的平静与星空的辽阔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之大、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爱兹尘外境,顿觉心神融”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这种喜爱带来的内心宁静与和谐。

最后,“踟蹰慰烦倦,坐久超鸿濛”表达了诗人长时间驻足欣赏美景后,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仿佛超越了世俗的困扰。“顾谓后来子,形役徒冲冲”则是对后人的劝告,希望他们能摆脱形骸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尘世烦恼的超脱与对内心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86)

张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好学,立志为大儒。正德十一年进士。授行人。与陈琛、林希元闭户读书,时称泉州三狂。累官为副都御史总督两广。擒获活动达三十年之李金、倪仲亮等。又督湖广、贵州、四川军务,镇压蜡尔山苗民龙许保起事。学宗程朱,攻击王阳明良知之说。有《小山类稿》

  • 字:维乔
  • 号:净峰
  • 籍贯:福建惠安
  • 生卒年:1492—1552

相关古诗词

流觞渠

去去涧中水,悠悠头上巾。

岁月如飞弹,不饮生秋尘。

家有紫霞精,一回三千春。

注之金荷叶,投彼寒流滨。

寒流清且驶,荷叶何逡巡。

列坐藉春草,筹影乱纷缤。

当歌即成曲,逸响动潜鳞。

引脰川原外,翠霭千□屯。

理深物有悟,兴极感相因。

试同世人饮,谁得此中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月溪桥

月色清且虚,溪流静而澈。

二者相涵映,空山境奇绝。

创始昔何人,石虹跨丹穴。

幽篁迷旧溪,回磴距飞辙。

中有亡怀子,长笛横翠铁。

一曲寒兔泣,再曲溪石裂。

夜深斗柄移,孤峭厉嵽嵲。

安得双飞鸿,相从问真诀。

营魄感晦盈,深渊积冰雪。

危桥未可梯,兹意吾能说。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白云洞

巉岩鬼凿工,巀嶪怪石走。

洼窈积轻烟,千秋藏虬蚪。

瀰濛摇春波,飘忽变苍狗。

少进天末墟,复经土囊口。

仙人睡正酣,冉冉穿窗牖。

竹簟生微寒,披衣起抖擞。

顾谓长须奴,鸡骨曾占不。

酿泉流未枯,丰乐烟已久。

万古天地心,兹事良不偶。

复恐虹霓合,临风频搔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飞云峰

长啸林木下,挂冠林木巅。

山农荷锄归,相与话丰年。

轻风万里阴,落日一江烟。

缈缈生虚谷,凄凄翻野田。

小溪流未稳,寒涨欲平川。

阿妇视春筐,蚕老簇且眠。

儿童浪惊喜,剖竹走流泉。

山园霜露深,黍稌蟠蛟蜒。

社酒及时酿,春秋豚一肩。

无为歌蟋蟀,使我抱悁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