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从天上来

罗绮深宫。记紫袖双垂,当日昭容。

锦对香重,彤管春融。帝座一点云红。

正台门事简,更捷奏、清昼相同。

听钧天,侍瀛池内宴,长乐歌钟。

回头五云双阙,恍天上繁华,玉殿珠栊。

白发归来,昆明灰冷,十年一梦无踪。

写杜娘哀怨,和泪把、弹与孤鸿。淡长空。

看五陵何似,无树秋风。

形式: 词牌: 春从天上来

翻译

华丽的宫殿深处,记得那紫袖轻垂的女子,曾是当时的昭容。
锦绣对联香气浓郁,红色笔管春意融融,皇帝宝座上一点红云映照。
宫中政务简单,奏章快速,如同白日一样清晰。
聆听天籁之音,在瀛池内宴会上,长乐宫的歌声悠扬。
回首望去,五彩祥云环绕的宫阙,仿佛是天上的繁华景象,玉殿珠帘掩映。
年华老去,昆明池已荒凉,十年如梦,一切痕迹皆无。
写下杜娘的哀怨之情,含泪弹奏给孤独的鸿雁,天空如此清淡。
遥望五陵,秋风吹过,满目凄凉,哪里还有往日的繁华。

注释

罗绮:华丽的丝织品。
紫袖:古代女子衣袖的颜色,象征高贵。
昭容:宫廷中的女官,地位较高。
锦对:华丽的对联,形容富丽堂皇。
彤管:红色的笔管,代指文墨之事。
钧天:神话中的音乐之都,形容美妙的音乐。
五云双阙:形容皇宫的壮丽,有五彩祥云环绕的宫门。
昆明灰冷:昆明池已荒废,形容昔日繁华不再。
杜娘:可能是人名或典故,此处代指哀愁的女子。
孤鸿:孤独的大雁,常用来寄托离愁。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里泛指贵族陵墓。
无树秋风:秋天的寒风中没有树木,象征荒凉。

鉴赏

这首元代王恽的《春从天上来》描绘了一幅宫廷春景的画面。开篇“罗绮深宫”四字,便展现出皇宫的华丽与深邃,暗示了昔日昭容的风采。接下来,“紫袖双垂”、“锦对香重”、“彤管春融”等词句,通过细节描绘了宫廷中繁花似锦、香气四溢的春日景象,以及宫女们手持彩笔的文雅之态。

“帝座一点云红”则将视线转向皇帝所在的宝座,以“云红”象征皇权的尊贵。随后,诗人描述了宫中政务简洁,奏章清闲,连日常的音乐宴会也显得宁静和谐,体现出宫中的安逸与祥和。

然而,随着“回头五云双阙”一句,诗人笔锋一转,回忆起过去的繁华如梦,昆明池的冷寂和白发归来的沧桑,让人感受到时光流转,世事变迁。最后,诗人借杜娘的哀怨之情,寄托在孤鸿之上,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往昔荣华的追忆。

结尾“淡长空。看五陵何似,无树秋风”以寥廓的天空和秋风中的无树形象,寓意着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使得整首词在繁华与落寞之间,流露出淡淡的哀伤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

晴倚层阑,飘飘醉上青鸾背。飞云崩坠。

万叠银涛碎。青嶂白波,非复人间世。人怀霁。

夕阳有意。返照千山外。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

春雨如膏,最怜适与清明遇。晚晴庭宇。

画出樊川赋。冉冉行云,低拂垂杨度。春如许。

乱花深处。几点蔷薇露。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为房祖母寿

婺女呈祥,瑞光分自云衢烂。凤萱金灿。

留待佳辰绽。林下丰容,闺壶瞻仪范。香萦篆。

玉颜如练。岁岁长康健。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为承旨唐寿卿寿

秋气平分,郁葱都作充闾喜。玉堂风味。

磊落青云器。醉墨乌丝,绿绮传湘水。千秋岁。

月波如洗。长照金尊里。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