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八日(其一)

昼闲春婉婉,草树转花事。

人谁用吾情,我自顺吾意。

江山不徒吟,城郭亦可醉。

阴阴起晴风,相赏岂云易。

方斋既虚清,山堂亦深翠。

来燕翩翩归,啼鹃眇眇至。

时物付芳华,所惜者风谊。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宁静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首句“昼闲春婉婉,草树转花事”描绘了春日的宁静与万物生长的景象,春意盎然,草木繁茂,花朵次第开放,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接着,“人谁用吾情,我自顺吾意”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自我理解与顺应,暗示了在自然面前,个人的情感与意愿应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必过分强求或压抑。

“江山不徒吟,城郭亦可醉”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不仅值得吟咏,更能让人心醉神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向往。

“阴阴起晴风,相赏岂云易”描绘了天气变化的微妙,晴朗的微风从阴暗中升起,这种自然的变化虽不易察觉,却能给人带来愉悦与惊喜。

“方斋既虚清,山堂亦深翠”通过对比方斋的清静与山堂的深绿,展现了不同空间的静谧与生机,暗示了人在自然中的不同体验和感受。

最后,“来燕翩翩归,啼鹃眇眇至”描绘了燕子的归来和杜鹃的啼鸣,这些自然界的生物活动为春天增添了生动的气息,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

“时物付芳华,所惜者风谊”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生长的欣赏以及对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珍视,强调了时间与自然的流转,以及人应当珍惜与自然的友谊和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三月八日(其二)

春浓自徘徊,我歌亦其事。

峥嵘眼中人,磊磈言外意。

何哉非达也,拂石醒小醉。

棋枰随圆方,目击胜败易。

冷斋芹泮地,坐久湿空翠。

了无官曹尘,所以野老至。

汎乎不系舟,未数长沙谊。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三月八日(其三)

所贵知者希,初不与人事。

飘风击坠瓦,彼岂有本意。

百尔我所思,岂必待熟醉。

烈士徒殉名,归洁似图易。

鳣鲸困蝼蚁,兰苕巢翡翠。

广心之昭融,巽语之极至。

何若于燕閒,相与谈仁谊。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初九日

山空草木长,明日欲立夏。

俄顷一蝉鸣,节物便相亚。

平心阅四时,益觉运而化。

残杯了清昼,新香度深夜。

风雨阴阳间,悠悠懒悲咤。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十月初十日

南窗午逾暖,日气烘人衣。

徒有苍蝇声,甚无鸿雁飞。

老身漫自伸,老眼其畴依。

摩挲根尘间,瓦沟霜已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