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穿鱼

武陵渔父入芳林,却讶朱鬐罥绿阴。

缀萼鳞鳞桃浪起,悬枝圉圉雨丝沉。

看花谁下前鱼泣,食客空馀射柳心。

何用攀条更垂钓,五侯门外正春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柳穿鱼》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景象。诗中以“武陵渔父”为引子,引入了“柳穿鱼”的自然奇观,巧妙地融合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首句“武陵渔父入芳林”,开篇即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渔父在繁花似锦的林间悠然自得,隐喻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接着,“却讶朱鬐罥绿阴”,转而描述了鱼儿在绿荫掩映的水中游弋的情景,红鱼与绿叶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色彩感。

“缀萼鳞鳞桃浪起,悬枝圉圉雨丝沉”,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桃林与细雨交织的景象。桃花点缀于枝头,如同点缀的宝石,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细雨轻柔地洒落,仿佛织就了一层薄纱,覆盖在枝头之上。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看花谁下前鱼泣,食客空馀射柳心”,这一联则转向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层思考。诗人借“鱼泣”与“射柳心”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反思。鱼儿因美景而感动,食客则回忆起曾经的狩猎之心,暗示了人类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应保持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意识。

最后,“何用攀条更垂钓,五侯门外正春深”,诗人以“何用攀条更垂钓”一句,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满足与对未来的期待。在春天的深处,五侯门外或许意味着繁华与权力,但诗人似乎更倾向于在自然之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不再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剪春罗

繁英如画琐窗前,丹卉参差印砌妍。

朱露薄研孤晕重,刻缯轻点五衢圆。

色殷茜袖猩犹浅,红夺榴裙绛若仙。

裁尽春工双燕剪,舞衫零落委花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剪秋纱

越地红妆艳若邪,溪头采葛碎吴?。

苧村刻画俱成绮,浣石茏葱已作霞。

女乐帐垂书带乱,长房茱插佩囊斜。

何劳金错隋宫剪,镂月裁云野老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山丹

明媚丹葩照小斋,琼芬冒砌粲瑛瑰。

绛纱帐浅微侵幌,红药阑低细绕阶。

琐缀垣衣成赤壁,支分珊树贡朱厓。

可应句漏砂中产,采摘英华出短柴。

形式: 七言律诗

银丹

银台㩦植下丹梯,白雪芽生馥麝脐。

光照烛阴摇素穗,膏流仙瓮迸香泥。

玉房累黍重楼吐,铅汞英华五出低。

君自不贪看夜气,金茎烂熳满幽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