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晓行返潮连旧居

江流汲汲溯归船,人与春回又隔年。

曲径雨多泥滑屐,破阶蛩去藓连钱。

风和柳岸莺初啭,露重南山豹尚眠。

万念此时消不尽,复从农圃问桑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新春时节清晨返回故乡所见的景象,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宁静之美。

首联“江流汲汲溯归船,人与春回又隔年。”以流水不息、船只逆流而上的动态画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归乡的急切心情。同时,与“春回”形成对比,暗示着虽然季节更替,但人与故乡的相隔一年之久,凸显了时光的流转与离别之感。

颔联“曲径雨多泥滑屐,破阶蛩去藓连钱。”通过曲折的小路、雨后泥泞、虫声渐远、苔藓蔓延的细节,细腻地展现了春雨后的乡村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泥泞的小路与破阶,以及虫声的消失,都暗示着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颈联“风和柳岸莺初啭,露重南山豹尚眠。”描绘了一幅春风吹拂、柳岸轻摇、黄莺初鸣的和谐画面,与上文的阴冷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露重”与“豹尚眠”则在静谧中蕴含着生命的沉睡与苏醒,寓意着自然界中的生命循环与和谐共存。

尾联“万念此时消不尽,复从农圃问桑田。”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在面对自然与农事时,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万般思绪在这一刻似乎无法完全释怀,却又在与土地的连接中找到了新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返乡途中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回归与希望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儿辈以兰许汤涧松翁未及践辄已就道涧松来促赋此致之

料理行程造次时,许花容易送花迟。

儿曹敢向尊前谑,兰蕙重劳别后思。

香送好风新吐秀,佩烦君子亦拈奇。

数茎敬致无多事,定惹骚人续楚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杭守刘年兄招游吴山诸寺观既归追思正德丁卯同年诸公任浙者多赴事场屋相别于此迨今十有六年矣偶复经过惟刘兄任郡事其馀迁转不一而顾张倪三君俱已物故可惜也因感赋二律呈谢刘郡伯(其一)

看花共别三茅观,再到吴山十二年。

独喜刘郎来作主,共悲圆泽已成仙。

江山几许烦招手,风月寻常欲上肩。

对酒当歌须尽醉,明朝客路又三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杭守刘年兄招游吴山诸寺观既归追思正德丁卯同年诸公任浙者多赴事场屋相别于此迨今十有六年矣偶复经过惟刘兄任郡事其馀迁转不一而顾张倪三君俱已物故可惜也因感赋二律呈谢刘郡伯(其二)

梦里吴江过几年,重来佳景只依然。

满楼翠色千门柳,四座香风绕郭莲。

放鹤出山烟浩荡,采菱归渡月婵娟。

遨头太守鸦如鬓,不是馀杭旧乐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宁国府同年张主政书至延誉太过使回拙作附答

守郡无能抚兆生,别来犹自念宣城。

十年已扫风尘迹,万里谁缄故旧情。

谢眺每思江练白,冯唐犹恋九峰青。

红梅采石东南路,岁晚尤多驿使行。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