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接待寺

梵境忽巍峨,门前对市河。

有心弘誓愿,于此接经过。

郭近人声杂,檐高雨气多。

规摹踰百载,犹说喻弥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忽然间,我来到了一个神圣的境地,它坐落在河边的城市附近。
有人怀着宏大的誓言和愿望,特意来到这里,希望与佛法相遇并走过这段路。
城市的喧嚣近在咫尺,屋檐高处常常飘落着雨水,充满了湿润的气息。
这个地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人们依然谈论着佛陀的教诲,如同比喻般深入人心。

注释

梵境:神圣的境地。
巍峨:高大壮观。
门前:在门口。
市河:城市附近的河流。
弘誓愿:宏大的誓言和愿望。
接经过:相遇并走过。
郭近:城市近在咫尺。
人声杂:人声嘈杂。
檐高:屋檐高。
雨气多:雨水频繁。
规摹:规模和模仿。
踰百载:超过百年。
犹说:仍然讲述。
喻弥陀:比喻佛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施枢在宋代访问接待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梵境忽巍峨",以崇高的佛教圣地形象跃然纸上,展现出寺庙庄严肃穆的氛围。"门前对市河"则点明了寺庙地理位置的独特,位于繁华市井与宁静佛地的交汇处。

"有心弘誓愿,于此接经过"表达了诗人怀着虔诚之心,特意前来此地履行自己的修行或许下的愿望,体现了佛教徒的修行精神。"郭近人声杂"写出了城市的喧嚣与寺庙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动态感。

"檐高雨气多"描绘了寺庙屋檐高挑,雨水汇集,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气象,暗示着僧人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两句"规摹踰百载,犹说喻弥陀",赞美了接待寺的历史悠久,即使历经百年,仍以佛陀的教诲为指引,传递着佛法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接待寺的风貌,以及诗人在此地的内心体验,展现了宋代理性与信仰交融的文化背景。

收录诗词(189)

施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间

一溪新绿涨晴沙,傍岸疏篱八九家。

桑叶又抽麻正长,绿阴深处响缲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感春

等闲羁旅欲归难,又见蔬盘簇綵幡。

九十日春从此始,万千心事对谁言。

梅边粉坠寒香骨,草际青归野烧痕。

且把一杯酬好景,花风今日已翩翩。

形式: 七言律诗

鳗井

人言此井有灵源,潮落潮生透海门。

陵谷未须穷变易,朱廧里是濮王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柳梢青

飞露初霜。冷侵金井,响到银床。

懊恨碧梧,不留一叶,月占纱窗。雁声做尽凄凉。

又陡顿、衾寒夜长。曲曲屏山,重重客梦,无限思量。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