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轩为式藏主作

月出青松林,照我松下户。

床前光未满,裴回更延伫。

莲漏下初更,绿烟散东坞。

浩歌步中庭,衣露湿如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待月轩中等待月升的情景。月光从青松林中透出,洒在诗人的松下小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月光并未完全照亮整个房间,而是让诗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引人遐想的光线。诗人徘徊于屋内,似乎在等待月色更加明亮,以便更好地欣赏这夜间的美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深夜静,莲花漏壶显示已过初更,绿色的烟雾在东方的山坞中散去,天边逐渐显露出一片宁静与祥和。诗人情不自禁地放声高歌,漫步于庭院之中,任由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却仿佛并未察觉,全身心沉浸在这份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向往,以及在静谧夜晚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通过月光、松林、庭院等意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14)

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钱选画

太峰青莲高,千仞苔壁古。

招提隔层云,孤径入深坞。

钟鸣谷口风,木落溪上雨。

何处夜猿啼,归帆下秋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偶地居为瑾师赋

有生如浮云,閒踪本无着。

出门随所之,去住安可托。

茫茫三界内,百年同旅泊。

瑾师了空相,偶地得馀乐。

去岁辞东州,今晨往南郭。

山褐秋风凉,林钟暮烟薄。

何处觅禅栖,孤筇遍前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虚亭秋月为实上人作

幽庭坐虚寂,月出青松林。

流光入禅户,凉思满衣襟。

六根净无垢,万境亦消沈。

荡兹着有想,快我遗世心。

浩歌《秋水篇》,聊续寒山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螺山隐士歌

螺山有隐士,飘飘仙者徒。

朝游螺之巅,暮息螺之隅。

红尘拂落身外事,白首读尽人间书。

不骑琴高鲤,不钓任公鱼。

手披演雅篇,架列山海图。

蛾司漫给五斗黛,蛤浦岂羡双明珠。

槐台封侯笑蝼蚁,楚关脱网怜蜘蛛。

人言大隐隐朝市,小隐螺山无乃是。

何物老病香山翁,隐作流官良可鄙。

酌螺之杯隐螺几,坐对螺山净如洗。

钿屏矗矗镜边来,佛髻峨峨望中起。

千林飞翠散晴空,半岛寒云浸秋水。

我寻螺山居,遂识螺山路。

一见螺山人,再诵螺山句。

纷纷草堂文,悠悠遂初赋。

丈夫无远谋,千载何足慕。

我本逍遥人,亦有罝网虑。

买山每寄沃州书,寥落江乡叹迟暮。

江乡寥落不可留,便当卜尔山之幽。

安得神鳌负山去,共踏青螺海上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