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

神哉变化机,黄帝尧舜氏。

垂衣民自化,制作初盛美。

皇风与帝德,轩辕会终始。

上衍羲农业,下肇唐虞理。

斯文昌圣统,大法建人纪。

末世怪诞流,放荡言僻诡。

膝行崆峒山,问道广成子。

鼎湖昼升天,冉冉乘龙起。

群臣攀须堕,抱弓葬冠履。

乃为方士祖,继者独聃耳。

秦汉称黄老,清静遂仿此。

圣人亦人类,有生必有死。

安得臂为翰,腐尸青冥里。

宣尼赞周易,三圣同一轨。

跻老侪诸黄,无乃伤鄙俚。

或云黄石公,倒置尤非是。

向使邹孟出,排辟岂得已。

医家祠有熊,贬与方技齿。

我久厌俗谈,一刷万古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黄老》诗,以黄帝、尧舜和轩辕等古代圣贤为背景,歌颂了他们的智慧与德行。诗中提到黄帝的"变化机",象征其治国理念的灵活多变,以及"垂衣民自化"的无为而治,体现了早期社会的和谐与繁荣。诗人将黄帝与伏羲、唐虞等时代相联系,强调了他们对文明和法律的奠基作用。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后世对于黄老思想的偏离,如"末世怪诞流",指出了某些人的放荡不羁和怪异言论。诗人通过黄帝升天的神话,暗讽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方士,如广成子和老子,指出他们并非真正的圣人之道。同时,诗人批评了秦汉时期对黄老思想的过度推崇,认为它可能导致社会道德的贬低。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庸俗谈论的厌倦,希望借此诗洗刷历史上的错误认识,重新评价黄老思想在圣人教化中的位置。他认为,即使是圣人也有生死之限,不应过分夸大其超自然的能力,而是要回归到人性和现实的轨道上来。整首诗寓含深意,对黄老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

收录诗词(859)

陶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后

教尔诸子孙,切勿慕富贵。

方册与田园,功勤有滋味。

形式: 古风 押[未]韵

秋夜

秋分气初爽,灯火新照夜。

蟋蟀在我宇,鹿豕过檐下。

商飙戛松竹,声乐殷韶夏。

旅人叹空室,听此稍慰藉。

四时寒暑代,秋凄殊可讶。

山川变寂寥,草木动衰谢。

况乃尚殊方,未得税星驾。

自非疆宽夷,郁结莫倾写。

命途有或然,意欲问造化。

苍然默无语,列纬芒彩射。

漫漫未能旦,天地一邸舍。

形式: 古风

病体

病体异彊年,微凉即敛簟。

丹心虽故吾,奈此老冉冉。

血气盛必衰,节行宁或歉。

爱彼古松柏,不事柔荏染。

卒吏意未谙,笑视太清俭。

举按疏酒肴,汲井煮菱芡。

持守固一定,所处随夷险。

思昔军旅中,联篇飞文检。

将相相后先,旌旗互明闪。

万马被精铠,猎车载骄猃。

执弓陪射耦,发矢注剡剡。

近岁违康宁,伏枕谢丹脸。

臞勚渐可憎,眷顾难久忝。

惜无智勇资,俊功奋光燄。

又无康济才,事业垂琬琰。

恐与秋草零,行路得讥贬。

尚觊素志豁,一勺助潋滟。

形式: 古风

桐城杂咏四首(其一)

寂寂山之阿,佳菊发崖谷。

人言采其英,延年且明目。

紫萧间杂生,修茎密不曲。

荫此婆娑丛,见萧不见菊。

筮人求灵蓍,指萧即其属。

刈为五十筹,捧之进玄椟。

尊閤洁室中,焚香致恭肃。

解韬左右分,假尔吉凶告。

恐此或未神,掇取无乃速。

金蕤岂不芳,一时意未欲。

悠悠岁云暮,凌寒抱幽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