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十八滩石城险道也归舟过此其险有突过赣州十八滩者为赋七古一首

蕞尔小邑深山中,当年开关亦草草。

劈开群峡通江河,乱石中流全未埽。

任他水石相搏激,成此危途世应少。

我归却乘下水船,叠嶂层峦苦窅窱。

但见旋涡满滩沸,飞湍奋激疾于鸟。

森排形似众星布,喧豗势骇狂澜倒。

百怪纷伏牛渚矶,万驽夹射马陵道。

萦纡不数九折危,迟速只争一线巧。

更有龙口尤嶙峋,小龙大龙各潆绕。

水高何止一丈强,骤下深虞舟莫保。

何年庙宇祠龙神,割鸡沥血致虔祷。

入坎出坎真须臾,且向篷窗豁怀抱。

但看两岸去如飞,不用乘风驾帆饱。

到此何愁行路难,但觉急流归去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城险道上九龙十八滩的壮丽景象和航行的惊险过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与赞美。

首句“蕞尔小邑深山中”,点明地点,暗示了险道的隐蔽与偏远。接着“当年开关亦草草”一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险道开辟的匆忙与原始状态。随后,“劈开群峡通江河,乱石中流全未埽”描绘了险道的开辟过程,以及沿途乱石林立的景象,凸显了自然环境的险峻与原始。

“任他水石相搏激,成此危途世应少”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险道的特殊与罕见,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接下来,“我归却乘下水船”一句,引出诗人个人的经历,将读者带入险道的航行之中。

“叠嶂层峦苦窅窱”描绘了两岸山峦的险峻与深远,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壮丽的氛围。“但见旋涡满滩沸,飞湍奋激疾于鸟”则生动地展现了水流的湍急与漩涡的翻滚,形象地描绘了航行的危险与刺激。

“森排形似众星布,喧豗势骇狂澜倒”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水流比作繁星排列,狂澜倒转,进一步渲染了水势的壮观与震撼。接下来,“百怪纷伏牛渚矶,万驽夹射马陵道”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水流中的各种奇异景象,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

“萦纡不数九折危,迟速只争一线巧”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航行的曲折与艰难,同时也体现了技巧的重要性。最后,“更有龙口尤嶙峋,小龙大龙各潆绕”描绘了龙口的险峻,以及水中龙的环绕,增添了神话色彩。

“水高何止一丈强,骤下深虞舟莫保”描述了水位的高耸与航行的危险,表达了对安全的担忧。接下来,“何年庙宇祠龙神,割鸡沥血致虔祷”提到了对龙神的祭祀,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

“入坎出坎真须臾,且向篷窗豁怀抱”表达了短暂而紧张的航行后,诗人内心的释放与豁达。最后,“但看两岸去如飞,不用乘风驾帆饱”描绘了航行结束后的轻松与自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九龙十八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航行的惊险,同时融入了对自然的敬畏、对航行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想象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286)

金武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东湖百花洲六首(其一)

不须高阁问滕王,城市山林趣更长。

洲绕百花堤万柳,最宜亭榭水中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游东湖百花洲六首(其二)

莲塘梅坞尽勾留,销暑冲寒次第游。

花木四时工位置,不徒佳日在春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游东湖百花洲六首(其三)

凭栏四望极空冥,何处钟鱼最动听。

只隔红桥波一曲,阿谁渡到水心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游东湖百花洲六首(其四)

琴床石磴漫留题,小叠峰峦不厌低。

更向苏翁亭上望,绿阴穿过一条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