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月夜闻雁》由明代诗人区怀年所作,描绘了月夜中听到大雁南飞的声音,引发的深沉思绪与情感波动。
首句“客梦浑疑朔气侵”,以“客梦”开篇,暗示了诗人的异乡漂泊之感,而“朔气侵”则通过北方寒冷的气息,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孤独凄冷的氛围。次句“朅来谁忆动秋砧”,“朅来”一词,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秋砧”则是古代妇女在秋日里捣衣的声音,象征着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情绪。
接着,“半天清响数行字,万里寒光此夜心”,这两句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通过“清响”的雁鸣和“寒光”的月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美的夜晚景象,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雁字横空,仿佛是诗人对远方的寄托,而“此夜心”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心情,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后两句“望断玉关迷薄暮,惊回珠树发幽吟”,“玉关”指边塞,这里象征着诗人对遥远边疆的向往与追求,而“薄暮”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未来的不确定性。“惊回珠树发幽吟”则描绘了诗人从沉思中惊醒,发出低沉的吟唱,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长风羡尔悠然去,踪迹冥冥何处寻”,诗人以长风羡慕雁儿自由飞翔的姿态,表达了自己对自由与远方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迷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