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书怀

尽向良宵庆太平,圜扉寂寞度寒更。

愁中偏对灯花落,窗外空怜月影清。

遥忆家林难作梦,时闻禁漏不胜情。

至尊万里兴戎马,今夜沙场何处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和平与家庭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首联“尽向良宵庆太平,圜扉寂寞度寒更”描绘了中秋佳节,人们欢庆和平的场景,而诗人独自在寂寞的圆门中度过寒冷的更夜,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颔联“愁中偏对灯花落,窗外空怜月影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在愁绪中,诗人对着即将凋谢的灯花,感叹时光流逝;望着窗外清冷的月影,又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家人。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颈联“遥忆家林难作梦,时闻禁漏不胜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即使在梦中也难以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同时,听到宫廷中的钟声(禁漏),更增添了诗人的愁绪,无法排遣。

尾联“至尊万里兴戎马,今夜沙场何处营”则将个人的情感置于国家的大局之中。在这样的夜晚,皇帝远征万里,战事不断,诗人担忧着前线的战况,不知今夜的战场又在哪里。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中秋之夜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和平与家庭的向往,也有对国家安危的忧虑,是明代文人情怀的深刻体现。

收录诗词(157)

李时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望月

共道中秋月,辉辉向壁端。

预愁夜不见,故向此时看。

桂影才欲转,露华已自寒。

那能如旧日,欢赏到更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李伯亮

使车昨日到金台,绿水芙蓉花正开。

圜堵愧劳相问讯,客居梦想共衔杯。

含愁不听新莺语,跃马还从旧路来。

料得故交多出饯,寂寥离思独难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人作教官

振铎南行别缙绅,不瞻风采自伤神。

可堪落日惊残雨,空拟看花及早春。

驿路薰风初去客,圜垣斜日独愁人。

到家稚子如相问,万里凄凉谁是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御史巡按辽东

自从罹难坐园扉,每听乌啼忆绣衣。

使节乘春归上国,愁心过雨对斜晖。

怜分禄米情偏厚,愧乏璚瑶愿不违。

尽道门前可罗雀,谁知交谊古来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