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柳树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情感和意境。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这两句诗,运用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形象地表达了新柳初生的场景。"柳条百尺" 描绘出柳枝纤长而柔软,而"拂银塘"则是柳枝轻拂水面如同银光般的美丽画面。"且莫深青只浅黄" 表示诗人对新柳初生时不深沉的绿色而是浅淡的黄色的细腻观察,体现了诗人的细致入微。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它长。" 这两句则通过柳枝与水面相互作用的情景,表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未必柳条能蘸水" 一句,似乎在质疑柳条是否能触及水面,但紧接着"水中柳影引它长" 则揭示出,即使不直接接触,水中的倒影也能促进柳枝生长的假设,传达了一种超越实际情境的诗意。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新生命、新希望的赞美之情。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度夏今年未觉难,那知秋热政无端。
晚林不动蝉声苦,蝉亦无风可得餐。
烟雨横江水著天,不曾夏涝似今年。
缘堤何用千株柳,只与行人碍过船。
瘦不缘诗不为春,只教悬罄未教行。
清和天里不归去,六月长途作么生。
日日思亲未拜亲,何时乞我自由身。
同来客子送归尽,更送后来无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