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招隐诗十九首》其十一,由明代诗人萧光绪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战争频仍的忧虑与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
首句“胸中五岳讵能平”,以“五岳”比喻心中的波澜壮阔,表达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对时局的忧虑和愤慨。接着,“何日海隅尽息兵”,期盼早日结束战乱,带来和平,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泪尽包胥无国控,途穷阮籍俟河清”,引用历史典故,包胥为楚国大臣,为救国而奔走呼号;阮籍则在乱世中选择逃避现实,等待时局好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危难,虽尽力呼吁却难以改变现状的无奈,以及对未来和平的期待。
“未谙游戏隐朝市,姑学疏狂谢利名”,诗人自述对官场游戏不熟悉,但愿意学习疏狂之士,远离名利,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
最后,“独寐寤歌失弗告,后彫益见岁寒情”,诗人以独处时的沉思和歌唱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即使无人倾听,也坚持自我。通过“岁寒情”这一比喻,强调了在艰难困苦中保持本心的重要性,展现出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和平的渴望、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情感和高洁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