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的《杭州巽亭》。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建造亭阁,俯瞰山川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以及对美好景色的深深感慨。
首联“公自登临辟草莱,赫然危构压崔嵬”描绘了诗人亲自登高,开辟荒芜之地,建造高耸的亭阁,其气势如山岳般雄伟,压倒了周围的山峦。这里运用了“辟草莱”和“压崔嵬”的形象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亭阁的壮观和诗人的豪情。
颔联“凉翻帘幌潮声过,清入琴尊雨气来”则转而描写亭阁内外的环境氛围。凉风翻动着帘幕,潮水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清新的空气仿佛融入了琴声和酒杯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意境。这两句通过听觉和嗅觉的细节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世界,感受到了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颈联“畴昔江山何处好,生平怀抱此中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这一刻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他感叹往昔的江山美景虽好,但都不及此刻的心境开阔。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当下美好时刻的珍惜。
尾联“东南地本多幽胜,此向东南特壮哉”总结了诗人的感慨,指出东南地区本身就多有幽美之景,而这座亭阁在此地更是显得格外壮观。这一联不仅赞美了亭阁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对东南地区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亭阁、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情感表达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