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巽亭

公自登临辟草莱,赫然危构压崔嵬。

凉翻帘幌潮声过,清入琴尊雨气来。

畴昔江山何处好,生平怀抱此中开。

东南地本多幽胜,此向东南特壮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的《杭州巽亭》。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建造亭阁,俯瞰山川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以及对美好景色的深深感慨。

首联“公自登临辟草莱,赫然危构压崔嵬”描绘了诗人亲自登高,开辟荒芜之地,建造高耸的亭阁,其气势如山岳般雄伟,压倒了周围的山峦。这里运用了“辟草莱”和“压崔嵬”的形象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亭阁的壮观和诗人的豪情。

颔联“凉翻帘幌潮声过,清入琴尊雨气来”则转而描写亭阁内外的环境氛围。凉风翻动着帘幕,潮水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清新的空气仿佛融入了琴声和酒杯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意境。这两句通过听觉和嗅觉的细节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世界,感受到了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颈联“畴昔江山何处好,生平怀抱此中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这一刻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他感叹往昔的江山美景虽好,但都不及此刻的心境开阔。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当下美好时刻的珍惜。

尾联“东南地本多幽胜,此向东南特壮哉”总结了诗人的感慨,指出东南地区本身就多有幽美之景,而这座亭阁在此地更是显得格外壮观。这一联不仅赞美了亭阁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对东南地区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亭阁、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情感表达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宿钱塘安济亭观潮

支肘听潮声,喧豗久未停。

随风过渔浦,伴月出沧溟。

鳅穴浚时满,胥神果有灵。

连天卷云雾,彻晓下雷霆。

舍楫游心倦,凭阑醉魄醒。

谁穷造物意,拟访郦元经。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使风

长风天外来,十幅健帆开。

仰首飞云合,牵心翠竹回。

闲观水知性,静与睡为媒。

始觉扬舲快,疲驽亦可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新开湖晚霁

霁霞飞尽失西东,水入天光浩气中。

籍籍轻帆一游鸟,似乘风力上虚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九日汴中

旅棹出江湖,漂然迹更孤。

风波数破胆,时事一长吁。

闻说西羌使,犹稽北阙诛。

俗言无上策,且复醉茱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