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凤城二月春犹浅。称身却喜吴棉软。双燕正归来。

文窗六扇开。无言闲伫立。灯影愁凝碧。

花外漏声残。江城细雨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菩萨蛮》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春日景象。

“凤城二月春犹浅”,开篇点明地点与时节,凤城即指京城,二月之春,万物尚在萌芽之中,春意未浓。这一句以“浅”字形容春色,既显出春之新绿,又暗示了春意的微弱,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基调。

“称身却喜吴棉软”,转而写人的情感。吴棉,指的是产自江南的优质棉花,质地柔软,温暖舒适。此句通过人物的感受,表达了对春天温暖的喜悦,同时也暗含着对寒冷冬日的怀念与告别。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诗歌在静谧中透露出一丝温暖与希望。

“双燕正归来,文窗六扇开”,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归图景。双燕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真正到来,而文窗的开启,则是主人迎接春天的举动,两者相映成趣,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无言闲伫立,灯影愁凝碧”,这两句则转向了情感的深层挖掘。主人公在春夜中静静地站立,周围只有昏黄的灯光和滴答的漏声相伴,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愁绪。这里的“愁凝碧”不仅描绘了灯影的色彩,也巧妙地将愁绪与碧色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花外漏声残,江城细雨寒”,最后两句将视角拉远,从室内转至室外,描绘了一幅细雨蒙蒙、江城寂静的画面。花外的漏声,是时间流逝的标志,也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投射;而细雨中的寒冷,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哀愁情绪,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凄美。

综上所述,《菩萨蛮》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意境的春日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季节变化以及内心情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93)

陈家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题澄宇画

半岭天风,松涛万壑知多少。山中春早。

阁子纱窗晓。数点青峰,一片白云绕。尘难到。

幽人缥缈。小隐林泉好。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庆春泽.中秋寄姊南都,同澄宇作

瑶席传杯,琼枝弄影,比肩人在花阴。

玉露初寒,淡烟微逗罗襟。

浅斟低语商量惯,怕姮娥、忍俊难禁。笑登临。

徙倚雕栏,指点疏林。

西风无恙流年早,有三分秋色,一寸眉心。

玉镜高悬,碧天万里沉沉。

幽闺坐对年时事,问婵娟、可忆清吟。祗而今。

月子天涯,梦里追寻。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湘月.赠隽姊

仙才人好,看兰霏玉映,丰神潇洒。

洗尽人间尘俗态,应是天风吹下。

彩笔凌云,高标胜雪,襟抱宜风雅。

他乡相遇,深情一片难写。

平生四海论交,孤怀落落,有臂无人把。

偏是与君同意味,赢得风流都诧。

草长花飞,莺啼燕去,节序将初夏。

江南羁旅,几年曾共清话。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一萼红.休沐日与云间诸生郊游

共春游。正天开画本,新绿满汀洲。

乳燕衔泥,新莺织柳,尽芳意温柔。

更两三、桃花竹外,对一溪、春水鸭沉浮。

绮陌斜分,芳塍绣错,小憩田畴。

行到柴门犬吠,似武陵渔父,仙境寻幽。

掩映岚光,参差黛色,烟景豁我吟眸。

看携手、风前笑语,最难忘、隽侣发轻讴。

却恨斜阳一抹,易惹人愁。

形式: 词牌: 一萼红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