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斧扆临轩几砚闲,春风和气满龙颜。
细听天语挥毫久,携得香烟两袖还。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春天的书房中专注书写的场景。"斧扆临轩"暗示了皇帝的宝座设于窗前,显示出尊贵与威严。"几砚闲"则描绘了环境的宁静,砚台闲置,体现出皇帝专注于笔墨之间,无暇他顾。"春风和气满龙颜",通过春风的温暖和皇帝和蔼的表情,传达出一种和谐而温馨的气氛。
"细听天语"暗指皇帝倾听上天的旨意或臣子的奏议,"挥毫久"则展示了皇帝批阅政务的专注和耐心。最后,"携得香烟两袖还"以细节描绘结束,皇帝处理完事务后,衣袖间还残留着墨香,形象地展现出他的文人风范和责任重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日常政务中的文雅与庄重,以及他对国家大事的认真态度。方孝孺作为明朝文臣,通过这样的诗作,表达了对君主的敬仰和对治国之道的赞美。
不详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风软彤庭尚薄寒,御炉香绕玉阑干。
黄门忽报文渊阁,天子看书召讲官。
前宋文章配两周,盛时诗律亦无俦。
今人未识昆崙派,却笑黄河是浊流。
天历诸公制作新,力排旧习祖唐人。
粗豪未脱风沙气,难诋熙丰作后尘。
笋舆冲雨过侯城,抚景依然感慨兴。
黄鸟向人空百啭,青猿堕泪只三声。
山中自可全高节,天下难居是盛名。
却忆令威千载后,重归华表不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