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山中寺院景象。首句“宛转溪流石径斜”,以流水与曲折小径的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招携只履到僧家”一句,通过描述行者携带着一只鞋子来到僧舍,暗示了访客与僧侣之间的和谐关系。
“缸挑银粟三更火,座拥金莲万劫花”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夜晚的灯火比作银粟,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寺院内灯火通明的情景;同时,以“金莲”象征灯火,又暗含了佛教中的莲花意象,寓意着智慧与纯净。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也蕴含了精神层面的深意。
“□动□因风起灭,灯传不用□喧哗”中的“□”字被遮盖,可能是印刷错误或缺失的部分。但从上下文推测,这里可能是在描述风中灯烛的摇曳,以及灯火的传递不需要外界的喧嚣,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内在的光芒。
最后一句“趺跏定后无馀事,闲对青山眺晚霞”表达了修行者在冥想之后的宁静心境,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悠然自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僧侣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思想中追求内心平和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