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若愚子发秘丞同年见寄二首(其一)

岁月磨将老,蛟龙蛰未伸。

文章俱不意,功业竟何人。

孤迹每一辙,衰乡馀几春。

扁舟思共济,沧海阔无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所作的《和张若愚子发秘丞同年见寄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冯山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无奈。

首句“岁月磨将老”,点明了时间的无情,岁月的流逝让人逐渐衰老。接着,“蛟龙蛰未伸”以蛟龙蛰伏未展翅比喻个人抱负未能施展,隐含着对自身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现的遗憾。

“文章俱不意,功业竟何人”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诗人认为自己的文章才华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而功业成就也难以找到答案,流露出对人生际遇的深深感慨。

“孤迹每一辙,衰乡馀几春”描绘了诗人在孤独中前行的场景,每一步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但身处衰败的故乡,春天似乎也只剩下几许。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描述,也是对时代变迁、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映。

最后,“扁舟思共济,沧海阔无津”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他人共同面对生活的愿望,但又感叹于人生的广阔与复杂,仿佛置身于无边的大海之中,难以找到归途。这种情感既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探索。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寻求解脱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张若愚子发秘丞同年见寄二首(其二)

意气同归趣,生平几合离。

遥怀初得信,相喣似忘机。

世态分难合,人情老自知。

莫将身徇物,憔悴变须眉。

形式: 五言律诗

和湖州文同与可学士见寄

闻乞湖州去,交亲不与谋。

京尘收马足,汴水放船头。

试茗春归渚,题诗月满楼。

散人吟不尽,苕霅一溪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利漕刘明复朝议

中山元魏后,数世十三传。

皆在河南葬,初从代北迁。

中书谋定策,大理力扶颠。

渝国乘机日,唐公起义年。

议高都尉识,名累侍郎贤。

原武输期集,东阿旧俗悛。

河阴才被诏,户部志绳愆。

八子生中叶,三台共一躔。

洪洞城不下,工待政无前。

昭辅书仪集,明宗礼意全。

中丞安出处,艺祖首详延。

学士清台阁,咸平起涧瀍。

斯文醇复古,宏议自摧坚。

江汉源何巨,公侯兆已圆。

信辞师鲁志,佳气尹樊阡。

秘监花儒将,缑山酒地仙。

看公承远构,发迹向孤骞。

浩荡穷经笥,纵横信笔椽。

巾箱遗紫绶,伯仲袭青毡。

辨论多兵略,澄清累使权。

凤鸣雄屏翰,鹑首富刀泉。

诏自南台下,车随北斗旋。

鹓鸿思旧侣,嵩少望归鞭。

师节频轻伏,戎腥未一湔。

朝纲今省户,古道日经筵。

尽是徊翔地,行承咫尺天。

门施唐棨戟,冠珥汉貂蝉。

阀阅谁如此,功名盍勉旃。

慎无从子晋,轻去恋伊川。

孑立栖迟久,深知义气然。

人情尝岁月,物色自风烟。

士要文章别,诗因谱第编。

碑阴如可附,青玉为雕镌。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送王求柬之寺丞归戎州

喜作送君诗,戎南人物稀。

文章詹首变,锦绣助先归。

门卷容高盖,江山照綵衣。

不须攻错节,雕鹗自横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