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池晚游诗(其十三)

不耐茫茫对此何,花如吉野月须磨。

如鱼邪虎乌乌武,树底时时人唱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不忍池晚游诗(其十三)》,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池塘夜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首句“不耐茫茫对此何”,以强烈的感情色彩开篇,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无垠的池塘时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欣赏美景的喜悦,又似乎夹杂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忧愁或感慨。接下来,“花如吉野月须磨”一句,将池塘边盛开的花朵比作日本的吉野山之花,与明亮的月亮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显孤寂的氛围。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为丰富。

“如鱼邪虎乌乌武”一句,巧妙地将池塘中的鱼儿与某种未知的神秘力量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界中隐藏的奥秘与生命的活力。这里的“邪虎乌乌武”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既可能是对某种未知力量的敬畏,也可能是对生命多样性的赞叹。

最后一句“树底时时人唱歌”,在宁静的夜晚中加入了一丝人声,打破了之前的寂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温暖。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其中蕴含的哲思和情感。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首深沉的内心独白,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不忍池晚游诗(其十四)

三更夜深月上棂,荷花遥遥透微馨。

垆烟帖妥窗纱静,不解参禅也读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不忍池晚游诗(其十五)

山色湖光一例奇,莫将西子笑东施。

即今隔海同明月,我亦高吟《三笠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宫本鸭北以旧题长华园诗索和

绕榭山花红欲然,林中结屋屋如船。

人来蓬岛无宾主,境比桃源别洞天。

近事披图谈斗虎,旧游濡笔纪飞鸢。

登楼北望方多事,未许偷闲作散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樱花歌

鸧金宝鞍金盘陀,螺钿漆盒携叵罗。

伞张胡蝶衣哆啰,此呼奥姑彼檀那。

一花一树来婆娑,坐者行者口吟哦。

攀者折者手挼莎,来者去者肩相摩。

墨江泼绿水微波,万花掩映江之沱。

倾城看花奈花何,人人同唱樱花歌。

道旁老人三嗟咨,菊花虽好不如葵。

即今游客多于鲫,未及将军全盛时。

将军主政国尚武,源蹶平颠纷斗虎。

德川累世柔服人,渐变战场成乐土。

将军好花兼好游,每岁看花载箫鼓。

三百诸侯各质孥,争费黄金教歌舞。

千金万金营香巢,花光照海影如潮。

游侠聚作萃渊薮,真仙亦迷脂夜妖。

合歌万叶写白纻,缠头每树悬红绡。

七月张灯九月舞,一年最好推花朝。

嗔云吹雾花无数,一条锦绣游人路。

明明楼阁倚空虚,玲珑忽见花千树。

花开别县移花来,花落千丁载花去。

十日之游举国狂,岁岁欢虞朝复暮。

承平以来二百年,不闻鼙鼓闻管弦。

呼作花王齐下拜,至夸神国尊如天。

当时海外波涛涌,龙鬼佛天都震恐。

欧西诸大日逞强,渐剪黑奴及黄种。

芙蓉毒雾海漫漫,我自闭关眠不动。

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

我闻《桃花源》,洞口云迷离,人间汉魏了不知。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每读《华严经》卷神为痴。

拈花再拜开耶姬,上告丰苇原国天尊人皇百神祇。

仍愿丸泥封关再闭一千载,天雨新好花,长是看花时。

形式: 古风